山东中医药大学调研队对传统功法临床应用的探索
2022-01-28 17:59  来源:山东新闻网 作者:旭辉
1
听新闻

1月11日至13日,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杏林功法队与济南市市中区武术协会联合进行社会调研活动。经过三天的考察、调研和讨论,调研队现做如下报道。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部分传统养生功法如八段锦、太极拳等,更是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大面积应用至方舱医院辅助患者康复治疗。传统功法近年重新走入大众视野,其临床疗效究竟怎样?群众对其态度如何?带着问题,团队结合临床实际与CNKI有关资料,探索济南市医疗保健机构应用传统功法干预循环系统功能的效果。

2022年1月10日上午,团队采访了济南市市中区武术协会负责人王建老师。王老师首先向成员们介绍了传统功法的概念:“传统养生功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导引,是我国古代呼吸运动与肢体运动结合的一种养生术,太极拳、八段锦之类都包含其中。”当问及其作用机制时,王健老师说:“传统养生功法是通过肢体的运动,有意识地引导体内气血沿着四肢肌肉筋脉经络运行,从而达到调养脏腑、舒筋活络养生保健的作用。”随后王健老师着重就成员们关心的“传统功法与现代锻炼方式的区别”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他提到主要区别在于指导思想的不同:受传统文化影响,传统功法注重修身养性,达到形与神俱的状态,以全身性和综合性为特点;而现代锻炼更侧重于锻炼身体肌肉组织,改善身体机能,以局部性,针对性为特点。

在与王健老师的畅聊中,成员们了解到传统功法目前正在创新各种形式推广,在国家政策鼓励下,未来也将大面积普及。

随后,经王健老师介绍,队伍成员在济南双手剑研究推广中心有幸认识了双手剑传承人解维崇老师。解老师对“传统功法运动处方”给出了自己独到见解,传统功法练习可依据年龄及身体状况进行分类练习,并且练习传统功法时动作不当或幅度过大都会造成身体损伤,若要避免运动损伤建议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传统功法练习。

交流结束后,团队成员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现场练习了八段锦。老师为大家纠正动作细节,讲解动作功效,使理论联系实际,让大家切实感受到八段锦的功效,加深了对传统功法的疗效的认识和理解。

综合第一天的调研结果以及相关资料,团队成员对传统功法有了初步认识。

为更准确地了解临床医生对传统功法的认识和临床实际应用,1月11日,团队来到了山东省中医院东院区和中鲁医院,邀请临床医生解答大家关于传统功法的相关问题。

通过采访,成员们了解到临床上很多大夫会针对患者病情开具一些运动处方,如康晨老师提到,辨证属肺气郁闭的患者可以多做扩胸等伸展类的运动,以宽胸理气,助肺气宣发;辨病辩证属肌筋膜病病人,推荐练习爬墙动作,通过缓慢的牵拉调动气的运行,治疗关节、筋膜的病理性“气聚现象”。

通过与医生们的交流,成员们发现临床上开具运动处方很少要求患者学习整套八段锦或太极拳等功法,而是会具体教授患者某一单一招式。对此,临床医生表示,传统功法固然好,但是也存在局限性:

首先,传统功法招式过于复杂,一套太极拳就有二十四式之多,对部分患者而言,记住招式已十分困难,更不用说坚持练习。其次,传统功法的学习也需要专业指导,临床上不乏不当练习导致二次损伤者。再者,由于门诊患者较多而诊室较小,部分功法在环境条件限制下不便教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传统功法的练习效果并非立竿见影,倘若患者不信任医生,则很难有良好的依从性。

对此,我们团队认为:简化功法动作、提高临床医生在传统保健功法方面的专业素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健全医疗反馈机制,或许是带动临床应用“运动处方”的可行措施。

经过在医院调研,成员们认识到传统功法治疗应用中的可行性与局限性,对运动处方的设计思路有了进一步的纠正与补充。

2022年1月12日,团队走进基层,落脚于中医诊所,采访“体制外”的中医师对传统功法的了解程度和应用情况,并对济南社区居民进行“传统功法认可度”的问卷调查。

门诊采访中,令成员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与临床医师王国涛老师的交流。王老师认为,相比现代运动方式对形体的改善,传统功法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对心理的调节。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目前,临床所见绝大多数内伤病为七情失和、脏腑气机逆乱所致,相比药物及针灸治疗而言,传统功法调身养性的作用更加明显,以王老师的临床经验来看,治疗过程中配合传统功法的练习,能明显缩短疗程。

目前,新冠疫情持续发展,人们的健康问题层出不穷。经过三天的调研,结合传统功法发展的现状和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学科优势,调研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了传统功法干预治疗的可行性。在后续讨论中,成员们研究拆分了几套传统功法,并自主设计了一套改善循环系统功能的运动处方。

未来,队伍将继续研究,探索思考传统功法干预循环系统功能的运动处方方案,把握复杂本源,执简御繁,见病知根,用低成本的传统功法,解决健康问题。

标签:
责任编辑:ZBC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