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三下乡】留守困境,温暖童心
2022-08-18 14:52  来源:山东新闻网 作者:旭辉
1
听新闻

为了解留守儿童群体的现状,给予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中国海洋大学信息学部海大学子“希望小屋”实践团(下简称实践团)于7月9日至10日,赴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的上坝社区和兔街社区的村落中开展了对留守儿童的采访和帮扶行动。实践团走访了社区中6户留守儿童家庭,调查了7位留守儿童的情况,并且表达了对他们关心以及鼓励。本次实践走访的留守儿童都比较开朗,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家庭经济和心理方面。

实践团成员在兔街社区、上坝社区的合影

实践团将准备好的书籍赠予留守儿童

在交谈中得知,留守儿童们早上6:00左右起床去上学,由于学校有安排晚自习,要晚上9:00后才能到家。学校要求严格,虽然缺少父母的教育和引导,留守儿童们的学习并没有落下,在才走访中也看到有留守儿童在自主学习。留守的儿童们时常会想念外出务工的父母,孩子们能够通过打电话等方式经常与父母交流。令人欣慰的是,采访的所有留守儿童都能理解父母的艰辛。纵使生活环境艰难,小小年纪的他们依然直面没有父母陪伴的孤独,并且还比同龄孩子更加自立和坚强。实践团成员结合自身经历生动地为孩子们讲述了大学的美好生活,孩子们也相当感兴趣。谈起对未来的打算时,大部分孩子都想去上大学,但是相对拮据的家境成为他们小小心中最为担心的事。

实践团成员与留守儿童交流

实践团接着对留守儿童以及他们祖辈提出一些问题,以了解更多具体情况。在调查的家庭中,6户人家月生活水均在2000以下,其中4户家庭外出务工的父母每月带回的钱不足500。虽然两个村都设有低保救助金,但没有专门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帮扶政策。留守儿童家庭的住房相比同村其他村民的住房显得较为破旧,家中的陈设也较为简陋。留守儿童们的祖辈文化水平多在初中以下,无法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在生活方面,祖辈十分注重对留守儿童们思想品德的培养,这使得留守儿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交谈时彬彬有礼,还会帮助其祖辈务农。

采访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

走访结束后实践团采访了社区负责人,了解到村里设有小学,学校对孩子们的要求较为严格,学校和社区对留守孩子的关注较多,社区每月还会定期带领留守儿童们举行活动,故所见留守儿童们性格开朗、热爱生活。社区负责人表示,村中经济主要来源于种植烤烟,务农收入少、村中无就业岗位是造成留守儿童现象的主要原因。负责人认为留守儿童家庭在家庭教育上是有欠缺的,子孙之间的代沟导致祖辈和留守儿童之间交流效果差。同时希望大学生能抽空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传达大学生对大学、对未来的认识,进而给予孩子们目标和方向

采访社区负责人

通过此次的社会实践,本实践团不仅了解到现云南省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为留守儿童送去爱心,同时也见证了乡村的发展,让大学生们在今后能够更好的为家乡做出贡献。在投身脱贫攻坚前线的同志们不断探索和奋斗下,当地定能攻克脱贫难关,建设美丽乡村,留住务工人口。同时也希望当地学校和社区继续保持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关注,坚持“扶贫先扶志”,让留守儿童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若政府能实行专对留守家庭的补助政策,则是离全面小康近了一步,也让留守儿童们离大学梦更近了一步。

采访问题统计

撰稿人 董钟元 陈骏超

指导教师:杨增帅

标签:
责任编辑:ZBC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