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医学子赴三涧溪调研:走实地观特色产业园,览数字助乡村振兴
2023-08-24 14:25  来源:山东新闻网 作者:旭辉
1
听新闻

(通讯员 张佳晨,杜雨桐,孙健秀,席梦翔,鲁林伟)为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进一步学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感受乡村振兴步伐,深刻体悟“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发展战略,2023年7月1日至7日,山东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三涧振兴,夏乡星火调研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以暑期三下乡为契机,前往山东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

山水多馈赠,充分用好乡土优势资源。

“从基层来看,中国是乡士性的。”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孕育出灿烂的农耕文明。乡村不仅有青山绿水,还有文化底蕴。乡村发展倘若离开泥土气息,忽视本身固有的资源禀赋、文化特色,那发展就会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涧溪村是千年古邑,又有城郊区位优势,村内不单单有壮阔之荷池、无垠之农田,同样见安适之民俗、独具特色之美食街。旧村改造时,腾退出来的老宅基地被改造成民宿,既能用作老年人日间照料,又能接待游客,增加集体收入,充分利用乡土优势资源,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土人情,挖掘当地出色的地域价值,打造乡村振兴展馆、乡村振兴学院、美食街、农夫市集文化传播景点,打造古村落民宿群、农创园、冷藏物流基地等特色产业园,带动当地经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图为志愿者到达农创园。 通讯员 张佳晨 供图

乡土凝匠心,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

地标农产品,浓缩着一方山水的馈赠,也凝结着一方农人的匠心,因地制宜打造地标农产品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近年来三涧溪村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少不了地标农产品的辐射带动作用。王元虎、李少清夫妇为例是当地第一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夫妻俩从养殖业到生态农业,再到建设农业旅游园区,发展起一家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农业企业。提及王元虎的黑猪产业,三涧溪村民皆能言语一二。以品牌农业为引领,助力各色农产品激发振兴活力,推动乡村振兴高速发展。

图为志愿者到达章小福农家村。通讯员 张佳晨 供图

破城乡“数字鸿沟”,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志愿者们走进三涧溪村,发现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飞速发展,乡村4G的深化普及、5G的创新应用,“家家通宽带”,农村地区联网普及率逐年攀升,城乡“数字鸿沟”日益缩小。三涧溪政府顺应数字时代,加强数字乡村应用场景的宣传和示范,提升农民掌握数字技术的意愿;致力构建现代农业科教信息服务体系,优化完善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汇集整合新技术推广、电商销售、新媒体应用等优质培训资源,持续推进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让三涧溪品牌成为品质的代名词,带动更多优质产品走出去。”三涧溪村民们不断提高个人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将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数字经济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日益重要的新战略方向。

建主体“协同联动”,乡村数字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筑牢乡村治理根基。近年来,信息化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水平是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的重要途径。志愿者们到达三涧溪数字化服务中心了解到,三涧溪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拓宽了当地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和途径,拓展了村民参与治理的广度、深度,整合各种治理资源,实现了不同治理主体协同联动,实现了“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推动了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进程,逐步完善了“互联网+网格治理”服务管理模式,打造了基层治理“一张网”,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成效。

图为志愿者到达数字服务中心。 通讯员 张佳晨 供图

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要持续加强学、练就过硬本领。青年时期是汲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时期,要把学当作一种责任、态度和惯。志愿者们把三涧溪乡村建设当做广阔课堂,不断在学、观察中提升自己,切实感受新时代农村各方面产生的发展与变化,深切体悟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夯实专业技能、丰富知识储备,在实践中激发潜能、积累经验,推广走打造特色农产品“地标”、推动数字经济建设的振兴之路,做到厚积薄发、行稳致远,为后续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向。

图为志愿者到达济南三涧溪开展志愿服务。通讯员 闫欣越 供图

标签:
责任编辑:ZBC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