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探红色乡村变迁,展乡村振兴彩卷”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临沂市朱村
2024-08-30 09:29  来源:山东新闻网 作者:赵晓慧
1
听新闻

为深入调研沂蒙革命老区开展乡村振兴的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研究生“探红色乡村变迁,展乡村振兴彩卷”社会实践团队赴“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村”——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朱村进行实地调研。朱村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社会实践队走进朱村旨在深入探寻朱村发展历程和光辉成就,切实感悟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新发展、新变化。

首先,在王经臣老馆长的引领下,实践团队先后探访了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王克昌老支前的故居以及沂蒙支前馆。在实地考察与深入访谈中,团队成员们深刻了解到了这个村庄70余年来头锅饺子祭英烈的悠久传统,聆听了老馆长讲述的那段激昂的革命历史。朱村正积极推进“中国红村”的改造项目,精心规划了"五馆四区三基地",致力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成功争创“山东省旅游特色村”的称号,为这片革命老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发展机遇。

其次,实践队成员前往沂蒙民俗馆、非遗柳编文化体验馆,亲身体验非遗柳编。柳编技艺在这片土地上已悠悠传承逾一千四百年之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的温度,临沭县已成为杞柳种植与柳制品加工的璀璨明珠。这一古老而精湛的手工艺,已化作引领群众迈向富裕生活的金钥匙,编织出一幅幅老区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美好图景,生动诠释了“好日子”的深刻内涵与无限可能。

最后,实践队成员与当地村委成员进行了访谈。针对朱村十年来的变化和发展、朱村的发展动力和红色文化、朱村的乡村振兴发展策略和成果,朱村发展过程中的困难、朱村的未来发展规划几个方面展开详细交流。访谈过程中,实践队员见证了朱村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如何以锐意进取之姿,紧握科技创新的钥匙,为传统农业与旅游业披上新装,赋予它们与时俱进的活力。

饮水思源,实践队以青春的步伐,感悟薪火相传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已经成为推动革命老区前行的不竭源动力。草柳非遗以古朴的技艺编织着乡村发展的新希望,铺设出一条通往繁荣的道路;“党支部+红色旅游”的创新模式,激活了致富的土壤,让希望之花遍地绽放。科学技术的智慧之光照亮了农业生产的未来。新时代青年应该传承沂蒙精神,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彰显青年的时代担当。

标签:
责任编辑:ZBC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