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学院派实力型画家毕继民教授
2013-02-25 17:43  来源:未知 作者:mj1
1
听新闻
    

 

     历次轰动的国际学术讲坛的演讲;收藏机构的紧追不舍;世界艺术评估组织的高度关注;最具学术价值的东方艺术家、国际最具升级潜力的中国画家;中国画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海外,他的知名度如雷贯耳、令人瞩目。

     笔者采访前曾走进黄山北脉千年古镇里的毕继民教授画宅,被当地人号称“布达拉宫”的画室在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中巍然屹立,耸于明清民居青砖黑瓦中。画室雕梁画栋,翘角飞檐,门楼古朴典雅、雄浑大方,背面以镂雕手法雕出二龙戏珠、丹凤朝阳、鱼跃龙门、狮子滚绣球等吉祥图案,手法娴熟精美。

     门窗扇格的木雕、厅堂柱础的石雕,门楼的砖雕,均繁刻精镂、玲珑剔透、画面各异、无不栩栩如生!

     听当地人讲,毕教授深居简出,不苟言谈,其画室更是难以接近,每当看到他准是忘寝废食地创作,许多人想探一究竟,却因无法接近更加令人感到其睿智深邃、神秘莫测。我似乎找到了邀约毕教授难上加难的理由了。

     这种神秘感更增添了笔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带着太多的问题和不解,我渴望走进他,走进毕继民的世界里……

1. 记者:

     您的历次国外讲学都很轰动,作为教授、画家您对画品如何理解?

毕继民:

     画如其人,画品即人品。“品”在这里不是物,是等次,是欣赏。画品,就是人的等次。人品,体现在不同领域的人身上,就有着不同的特征及表现方式。为文者无品,则辞藻空滑,阿谀奉承,没有立场;为画者无品,则乱世人之眼珠,无趣无味,庸俗至极还自命不凡。画品,是画家人品之写照,精神境界之体现。人有品,画则有品,人智。画则玄通,人愚,画者塞目,人俗,画则庸蹩。画品、人品密不可分,相互作用,是故,画如其人也。

2. 记者:

     您身居简出,不善应酬,感到神秘莫测,令人难以接近。想探一究竟。

毕继民:

     表情(惊讶状,笑起来……)

     中国画注重的是绘画的综合文化和含蓄性,不只是悦目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悦心和慰灵。老子哲学的天人合一自然观与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然境界,构成了民族绘画品质的主要内在文化支撑。我喜欢独处,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中国画需要平心静气去琢磨,慢慢的去“品”。画家只有具备相当的素养才能体现出笔墨的精神,我绘画前都要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审美深化的超前思维,力求用笔墨纵情渲染其中滋味,以符合绘画“逸、神、妙、能”四格的要求。

     好的绘画作品缘于苦行僧似的闭门修炼,很少有时间应酬、交际。授课、绘画,黑白交替、昼夜兼程时间不够用。

 

毕继民教授工作室

3. 记者:

     世界艺术评估组织对您的高度关注,主要对您绘画的兴趣?

毕继民:

     中国的水墨画是国之瑰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水墨使“计白当黑”的传统文化精神成为世界画坛的一朵奇葩。墨和纸(黑和白)在画家笔端有了依存关系,在黑与白的世界里,画家的道德情操、文化素养、美学思想、表现技巧等统统被黑白整合融构在一起。

     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却在无笔墨处,趣在虚处……

     墨承载着画家的笔墨功力和造型精神,二者之合构成画面中的黑的形态;画面中的白,承载了画家全部的精神。画中黑白之合,则体现着画家对绘画艺术的所有认识和绘画创作所具备的所有能力。

     我通过“毕氏云烟”作品,力求成为控制“白”、运用“白”的高手,使“白”处体现我的绘画修养和艺术境界。在30年的创作实践中,我研究了“白”的妙用与墨迹发生的巧妙关系,洞察了黑与白的天机,从而使“黑”从“白”现,“白”从“黑”生,“白”不等于无,成为墨迹之外的无象之象、无形之形、无语之声。中国画中的“白”与“黑”同功,以需求实、以需为实。白,赋予了黑无限的外延和内涵。“毕氏云烟”是计白当黑所特有的意境创造方式,很受国际同行的关注和喜爱,正是体现了中国画独特的魅力。

4. 记者:

     您的“毕氏云烟”山水画作品很受世界收藏机构的重视,作为学院派画家,您认为其中的学术价值在哪里?

毕继民:

     “毕氏云烟”山水画作品力求高意境。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象,象外之象,大象无形。

     “毕氏云烟”力求超越有限的“言”,从而使收藏者体现和把握无限的“意”;“象”是“意”的精华,成为传达意和表达意的手段,成为绘画灵魂的代言物。无穷无尽之意的“象”便是“毕氏云烟”的“象外之象”,它超越了“象”的局限,达到了“大象无形”的妙境。

     “毕氏云烟”的每幅作品力求对中国画的基本格局做到胸有成竹的全面掌控,物我交融,气韵生动,墨白纵横,一气呵成。用“计白当黑”演绎水墨,实现墨迹灵动,空灵透神,余韵缭绕,无限品味。突出东方艺术的水墨功夫,纯粹民族文化,彰显博大精深!

     黑者,墨迹也,实也;白者,纸之空白也,虚也。只有知其白方能守其黑。“计白当黑”就是黑墨白纸之间形状、比例、深浅、大小、面积、浓度、润泽、扩度、厚度、浅薄、弥漫、飘忽等无限灵感与意境在画家笔端纵横驰聘、海阔天空、云里雾中、天南地北的润格甚至发泄过程,其中的艺术价值因演绎的优劣与极致定格为经典与庸俗之间,这是画家综合素质的全面较量!能名垂千史的艺术家少之又少,因为许多人只是画匠而已,艺术家的道路跌宕起伏,荆棘满地,要躲避商贾重利、世俗恭媚、来修身养性、闭门静休。

     “毕氏云烟”力求展现笔法功夫的气、韵、思、景、笔、墨的六要和技法功夫的筋、肉、骨、气的四势。中国画的基本功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由无数历代画家实践、总结和积累,一直在变化着,却从未超越过。因为“神”与“秒”是天人合一的最佳搭配。纵使画家神机妙算,费空心思算尽,仍在艺术道路上攀登着“珠穆朗玛峰”。也许艺术的真正魅力在这种永远无法超越的挣扎中,一代宗师们不过是那个时代的永恒罢了,我很想成为这个时代的苦行僧,去摸索和探讨那个变化中的“永恒课题”。

气者,心随笔运,取向不惑。

韵者,隐迹立形,备遗不俗。

思者,删拔大要,凝想形物。

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

笔者,虽随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

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

筋,指的是笔不到而意到的“笔绝不断”。

肉,指的是笔墨起伏、圆润丰满的"起伏成实”。

骨,指的是用笔肯定有力的“生死刚正”。

气,就是指画面呈现的笔、墨、色之生气。

“神”与“秒”的意境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为它的韵与气是无穷尽的画家的职责便是不断地实践与提升,成为那个历史阶段的经典人物。

 

毕继民教授作品

5. 记者:

     您之前的论述令我印象深刻,体会到绘画的博大精深,收益颇丰。很想讨教绘画的窍门。

毕继民:

     绘画没有窍门捷径可走,它是扎扎实实、点点滴滴对基本功的不断修炼与提升的过程。但画家需要智慧、灵感、创意与学养,要在理性与感性、内涵与描摹、传统与现代、精神与品格之间游刃有余并运筹帷幄,在千笔万笔中,爽劲有神,酣畅淋漓。

     我们要“画画”,而不要“做画”。要靠功夫和实力体现作品的内在价值,而不是以“做”为能事。

     不迎合商贾之垂利、世俗之恭媚,也不去参与潮流之争论,绘画出自本性、不矫揉、不造作,自然天成。

     只有维护艺术的尊严,画家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采访完毕继民教授,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这是位为了维护艺术的尊严在艺术道路上披荆斩棘的跋涉者,他的寡言少语与深居简出正是他的轰轰烈烈与大气磅礴。

     那高高耸立于千年古村的画室更显得气宇轩昂、魅力无限。

     这是位有品格的画家,画如其人。

     一切的荣誉与光环在这里已经有了水落石出的答案。

标签:
责任编辑:ZBC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