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0日,记者获悉17辆“百吨王”大型货车从河北涞源经山西灵丘县马头关治超站通过时因严重超载、并没有办理(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被该治超站依法查处停驶。
太原公路局保驾护航 超限车辆摇身变合法
2013年4月17日晚2:00左右,也就是该车辆在查停一个星期后,这些被查停的超限车辆,持有太原市公路局办证大厅办理的通行证在6辆轿车的护送下顺利通过马头关治超站。该通行证上17辆超限超载车辆超载的吨位赫然由(95—140吨)左右改为55吨。这些超限超载车辆在保护伞的保驾护航下摇身变为合法运输车辆。
地方职能部门不能履行职责
随后灵丘县治超办主任吕某接到举报后赶到现场,不知是震慑于上级的压力还是另有隐情,吕某并未对这支浩荡的超限超载车辆复磅落实,而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给予放行。
舍近求远为那般
为何应该在灵丘县办理的通行证而这些超限车辆却舍近求远去太原办理呢?记者在知情人士哪儿了解到了其中的猫腻。根据有关公路法规定这些超限车辆根本不符合办理通行证,而是通过当地的车托找关系直接去太原办理。按照有关规定超出49吨的超限超载车辆每吨每公路应缴纳1元的路赔路补。知情人告诉记者,这17辆的路线是从河北涞源运往内蒙古介安,从马头关到介安的路程记者在地图上看大约为300公里,17辆车平均吨位140吨,照这笔账算140吨-49吨=91吨x1元x300公里=27300余元x17辆超限车辆=46万余元。而这笔巨额路赔路补资金的流向究竟在哪儿呢?舍近求远的内幕存在什么样的猫腻?从以上的数字一看便知。
根据公路法管理条例规定,严禁运输车辆超限超载,超限运输需依法许可。承运单位不得为车辆超标装载、配载。根据具体情况,必须在起运前15日或一个月申请办理超限运输许可证。否则,不得在公路上行使。跨省、地(市)行政区域的超限运输许可证可由途经公路沿线省级或授权的公路管理机构审批。
编后语:治超能否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是否拥有一支良好的执法队伍。为此,全国治超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执法行为责任追究制度,以保证执法行为规范。但在个别地方还存在超载超限反弹迹象,部分区域出现了收“黑”钱,甚至里勾外连、包庇放行超载车的现象。记者将对此事追踪报道,下集看点(超限车辆运输 合法背后的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