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巡视员沈鸿、上海市人民检察院金融检察处处长、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肖凯、复旦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副院长刘钢、网贷之家创始人徐红伟、你我贷执行副总裁张光林、副总裁刘瑶以及几时名资深投资人出席了活动。
在上海见面会现场,对于是否应该承诺保本保息的问题,多位嘉宾在“争锋相对”环节展开激烈的辩论。执行副总裁张光林参加圆桌讨论,并发表观点。
张光林认为,中国可能会阶段性放开“不保本保息”,一步到位实现全面不保本保息,显然是比较困难。在信息公开,监管力度加强,加上网贷平台合规的情况下可以不保本不保息,依然可以保证投资人的利益。
对此,他建议,网贷平台应该加大透明度,一个是向投资人公示更多的借款人信息,当然对于借款人一些敏感信息有些信息要脱敏,比如说真实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甚至公司名字这样的信息要脱敏处理。

与此同时,副总裁刘瑶在深圳活动现场和四位投资人围绕着“P2P网贷是否应该承诺保本保息”的话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副总裁刘瑶认为“金融服务机构不能笼统地要求保本保息”,平台的定位应该定位成信息金融服务的平台,只负责撮合中介,一是把原来的间接融资通过互联网变成直接融资;二是把原来不透明的交易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变得更加透明化,更加便于监管,借助市场之手,让整个民间借贷往下降。而不应该“越俎代庖”,做金融服务机构涉及的信用担保,投资人应该更理性地认清这一现实,而不能笼统地要求“保本保息”。
同时,她也表示,即便平台并不承诺“保本保息”,但平台自身在公信力方面、包括风险把控方面要做多元化的产品调整,也要更细致地进行技术和经营的对接,以促进自身发展,从侧面去提升投资人的安全系数。
投资人则认为,目前整体而言,平台经验积累尚不够,投资人尚停留在小众化阶段,包括担保公司在内的p2p产业链也没准备好,行业整体现况比较初级,法律监管也不够力度,投资人的安全系数过低,即便大多数时候,平台所承诺的“保本保息”成为空谈,但是“风险储备金”的存在能够增加心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