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法院判决了一个稀奇的案子,南海区狮山镇一个保管场的看门人张某因为受贿11000元,私放报废警车41辆,被判处拘役5个月。而行贿人占有33辆报废旧警车的廖某则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事件的起因缘于去年12月17日《南方日报》的连续报道。佛山一台报废的奔驰警车本应当进入拆解工厂,却离奇地出现在茂名街头。追根溯源,原来佛山公安局报废交付给佛山市金属回收公司的174台旧警车,有41台被偷运出拆解工厂,其中一台车牌号“粤E9001警”的奔驰警车被倒卖到茂名。据法院裁判文书获悉,41辆旧警车其中33辆被廖某占有、8辆被黄某占有。作为当事方的佛山金属回收公司受到暂停回收报废车业务的处罚。
这件案子经媒体曝光后,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001号是谁的座驾?佛山公安局一个处级单位,谁有资格坐奔驰车?汽车拆解企业的视频监控与公安机关联网,这些报废警车是如何移花接木被偷运出去的?这些警车回流到社会将可能造成多大的隐患?一些歹徒是否会利用购买的旧警车作奸犯科?其余40辆旧警车究竟流向何方,是否已经全部追回?这件案子已经宣判,当事人也因服完刑期重返社会,但遗留下的一个个待解的谜团并没有解开。
据业内人士透露旧车拆解行业的“潜规则”。回收公司一般买入报废车的价格为几百元至一千元,经拆解回收废品,一台报废车至多有2000元左右的利润,如果伪造牌照当旧车出售,可能有2-3万元利润,暴利之下导致一些不法的拆解企业或挂靠承包;或内应外合,铤而走险,从事倒卖报废车的勾当。
据官方的调查结论,佛山市金属回收公司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包括:公司违规在南海区狮山车辆保管场进行报废汽车拆解操作;在汽车拆解过程中的视频、拍照等监控设备、设施不符合规范,监督管理程序有漏洞。警车都敢倒卖可谓胆大包天,被曝光倒卖报废车的数量恐怕只是冰山一角。佛山市金属回收公司一年回收的报废汽车高达7000辆,究竟有多少车借尸还魂重新流入社会,恐怕要彻查才行。
佛山市目前正在实施淘汰“黄标车”工作,大量的报废车辆被拆解公司回收,是否仍然存在一边报废,一边被偷运出去的现象,因为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应当引起有关当局的高度重视。 佛山市金属回收公司应当有责任协助佛山警方追回另外40台报废警车,给公众一个交待,这恐怕也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当承担的义务。当事人如果采取金蝉脱壳、另起炉灶重新申报一家新的拆解企业的做法,有关管理部门如果对这种不守诚信有违法前科的企业继续网开一面,是否要承担把关不严的责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