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工作原因,Bill总是穿行在欧亚两个大陆;每个月至少一次飞去巴黎,即便他这样的巴黎常客,总是觉得下飞机后打车是一件不太方便的事,虽然Bill英文很好,但是法国普通民众并不讲英文,而Bill并不懂法语,这种语言沟通的gap总让Bill落地巴黎后,种种闹心。Bill,很幸运是“唐人接”第一批客户,“7月15日这次落地巴黎,是我16次飞去巴黎出差,最省心的一次,提前2天我通过唐人接预约了到戴高乐机场的接机服务,当天落地,虽然时间上稍微晚点了近30分钟,但是一落地,有熟悉的语言致电我,司机告诉我他已经在等候我出机场了,我还是觉得很温暖。我强烈看好这项服务。”
无独有偶,linsa,是个典型的“懒驴“(不喜欢做攻略的旅游爱好者),8月中旬刚从日本回来,这次她是从大阪(关西机场)进,从东京回上海。出发前,不懂日语的linsa被其他资深驴子们吓着了,说日本的公共交通如何如何复杂稍微不慎就坐错车。第一天晚上到关西机场,就被复杂的日本地铁线路搞晕。”根本就看不懂,这是什么跟什么啊?我正在望着看不懂的日文站牌发呆时,同航班的Sara走过来,问我怎么去酒店,我说看不懂日文,想坐地铁。Sara问我在那个酒店,居然是同一家,爽快的西北妹子sara说,这样吧我提前叫了唐人接,反正我 一个人,我们一起走,你还可以帮我分担一点儿车费;这样我成了唐人接的忠实客户,在日本的10天中,除了从京都到东京,我自己乘新干线,其他local的交通都是使用唐人接的服务……最好玩的是,在东京的司机,聊着聊着,他居然是我大学师兄,好亲近。“

唐人接,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减少你的麻烦
按照唐人接创始人安晶的说法,“唐人接的存在就是为了减少中国人在海外出行的麻烦“。这位海归创业者,一直践行着“到世界各地去走走“的诺言,是标准的行走在地球的人。对于国人在海外交通,可谓有着切肤之痛。无论是在海外留学时还是后来的旅行、公务,目的国当地交通总是不太顺,不是没有方法解决,而是总有各种麻烦。不管是你旅行还是商务行为,一旦从熟悉的成熟到另一个城市,出行自然成了“第一头等大事“。不然,怎么会有UBER,怎么会有滴滴,怎么会有易道的出现?这些商业模式的出现本质上不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出行者的麻烦,增加便利性吗?更何况,在异国他乡,即便你懂英文又如何?可是总有国家不讲英文啊。在这样的城市,有一个能用母语与自己交流的司机,想必出行也是事倍功半的。安晶说,他对于唐人接的定位很清晰,即”为全球华人提供经济便捷境外出行服务“,换句话说,就是在海外给中国人提供“中文专车”服务。唐人接服务起源于法国巴黎,并迅速扩张至英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目前覆盖目的地城市已经超过60个,有超过1000名专职司机提供用车服务,并已开始拓展到北美及日韩地区。

不难看出,一个全新的中国人海外出行利器正以迅猛之势向我们袭来。试想这个假期,你到任何一个国家,不再提前耗时耗力的做大量交通攻略,而只需打开唐人接的APP,在合理的时间预约,不管你飞行5个小时还是15个小时,落地后都有一个能讲中文的司机已经等待你,将你带到下一个目的地,是不是很方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