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开在咱身边的传习所
日前,吉林省曲艺团的作品——京东大鼓《传习所开在咱身边》亮相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走马杯”讲好中国故事曲艺展演,反映了我省广大群众在“新时代传习所”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火热场面,在展演中引起轰动。
党的十九大后,我省决定设立“新时代传习所”,覆盖全省9300多个行政村和1400多个城镇社区,旨在深入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吉林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17年11月6日,我省首个“新时代传习所”在敦化市雁鸣湖镇小山村揭牌。随后,“新时代传习所”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全面铺开,通过微电影、诗朗诵、歌舞、快板、二人转、剪纸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实施宣传、宣讲,将党的十九大精神传进老百姓的心里,传遍四面八方。
传习所里故事多,传习所里观点多,传习所里欢乐多。
“法律知识是块宝,遇事找法不动摇,调解优先要做到,遵纪守法要记牢……”在长春市朝阳区湖西街道“新时代传习所”里,一场特殊的宣讲引来了阵阵掌声。张小东是湖西街道办事处武装部部长,通过多年的基层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普法经验。普法小册子,普法小段子,普法小诗歌……张小东用自己的方式,把党的十九大关于依法治国的理念向大家传输。
微电影《传习》,演员均是长春市荣光街道的草根宣讲员和居民,讲述的是草根宣讲员于宝江大爷从照本宣科到结合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宣讲活动,并得到百姓认可的故事。看过微电影后,兴隆社区工作人员赵艳枫说:“这部微电影给了我很大启发,要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首先要结合实际,接地气的宣讲才更有意义。”
榆树市大岭镇民主村的“新时代传习所”里分外热闹,一场别开生面的草编技能大赛在这里上演。精致的草帽,小巧的笔筒,实用的储物篮……一件件草编作品格外引人关注,这些都是村民们自己制作的。村里还设立了草编作品创作室、草编作品展示室和草编技能培训室,200余名农村妇女通过培训掌握了草编技能。
公交车上建起“流动传习所”。长春公交集团西昌汽车公司119路车队的“新时代传习所”里暖意融融,12辆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流动传习所主题车厢”正式上岗,它们不仅成了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阵地,也成了长春街头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白衣天使”变身宣讲员。“我们为市医保患者提供门诊统筹开药服务,您使用的降压药施慧达,以前是全价,现在在社区医院享受半价政策。”走进绿园区人民医院便民诊室,内科副主任医师谢小娟一边为居民韩淑华开降压药,一边讲解着健康中国战略和医改惠民政策。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与目标。”九台区土门岭街道“新时代传习所”里,精彩的宣讲吸引了大批农民。“讲得特别接地气,尤其是关于农村土地、养老和致富的内容,都和我们农民息息相关,让我们对农村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土门岭街道村民王国良说。
“新时代传习所”主要突出“五传五有”:传理论、传政策、传法律、传科技、传文化,有固定场所、有专人管理、有活动内容、有鲜明主题、有制度机制,全省统一打一个标识。宣讲不断、活动不断、教育不断,推动群众源源不断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滋养、获得力量。“新时代传习所”,必将成为唱响党的声音、宣传党的主张、凝聚民心民意的全新平台和阵地,也必将给城乡居民带来更多实惠、便利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