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开始之际,勇做防溺水教育的先行者
2020-07-06 13:38  来源:山东新闻网 作者:旭辉
1
听新闻

       玩水是孩子们的最爱之一,水枪、淌水、踩水、下河游泳玩耍等等大多孩子们都会玩的忘乎所以、欢天喜地,然而下河玩耍引起的悲剧不断的警示着我们,重庆潼南区8名落水小学生溺水、济南父子三人水库溺亡……,每年因溺水死亡的中小学生达到2万多例,溺亡已经成为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为此每到夏季来临之际,国家、省市和学校等各级单位都非常重视暑假期间学生的安全教育,2020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专门发文《关于开展教育防范学生溺水专项行动的通知》,山东省教育厅特别发文《关于组织收看预防未成年人溺水特别节目的通知》,开展防溺水安全月系列活动。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小)学建大校区小学部2017级6班班主任司老师积极组织各种防溺水教育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了解相关的知识,勇于做防溺水等学生安全教育的先行者。

  由于疫情期间学生在家时间比较长,开学后即进入夏季,司老师通过在班级里面开展手抄报安全知识展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各种安全知识,包括消防安全知识、防溺水安全知识等,努力构筑学生安全教育的第一道防线。孩子们通过生动的图片、朗朗上口的歌谣、通俗易懂的标识等,展示了自己对不同情况下防溺水预防措施。

  同时,班主任司老师还组织学生在教室集中观看防溺水教育的视频,视频中真实的向同学们展示了溺水带来的惨痛教训,告诉孩子们生命脆弱、善水无情,同时分析了青少年的性格特点,年龄小、心智不成熟、好奇心、缺乏理性等源于无畏、止于无知是造成孩子溺亡事故的不断发生的原因。通过真实的悲剧让孩子们明白,外出玩耍时要守住底线、远离危险,牢记中小学中预防溺水的“六不准”,即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通过这次活动,帮助学生自身对防溺水安全知识的了解,建立有效的安全意识,构筑起防溺水安全的第二道防线。

  学生安全的教育需要家校的紧密配合,特别是暑假来临之际,学生脱离了学校的约束,远离了老师们的视线,这更需要学生的家长了解并掌握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的知识,与学校和老师一起共同构筑防溺水安全的第三道防线。为此,班主任司老师利用腾讯会议,举行了济南市救生协会“职业助公益”小学生学游泳防溺水志愿服务宣讲云课堂进班级活动,邀请了济南市救生协会专业技术委员会执行会长、山东省“职业助公益”小学生学游泳防溺水志愿服务培训讲师于福建老师,为2017级6班的全体同学及其家长上了一堂生动的、印象深刻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于老师通过真实的试验和案例,向大家介绍了学生落水后同伴施救可能的悲剧性后果,告诉孩子们不能入水施救、不能手拉手施救等原则,并展示了可能溺水的原因和溺水后的正确的施救措施。课后在线回答了家长们对于防溺水的一些问题,并耐心的解答了家长对于防溺水安全教育方面的疑惑。

  防溺水的安全教育不仅仅依靠老师、学生和家长筑起的三道防线,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了孩子的安全,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2017级6班班主任司老师不断践行自己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责任,为孩子的美好明天而砥砺前行,勇做学生防溺水教育的先行者。

标签:
责任编辑:ZBC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