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纪委发文再次聚焦医疗腐败问题,表明将深入整治医疗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多名医院相关人员被调查判刑。收红包、超量用药、伪造篡改病历、监管失职......在辽宁抚顺,当地医院和卫生部门被曝出一系列违法违纪行为。
71岁的盛奶奶居住在辽宁抚顺市东洲区,7年前,盛奶奶丈夫因感冒发烧,在抚顺中医院住院治疗。因为医院超量用药,盛奶奶丈夫入院仅4天就去世了。事后,盛奶奶去医院复印病历,发现病历是经过篡改伪造的。
这不是盛奶奶第一次遭遇超量用药的医疗事故。事发3个月前,也就是2012年11月14日,盛奶奶丈夫因患有轻微脑血栓,在抚顺矿务局总医院接受治疗。入院当天,盛奶奶丈夫被输了18套点滴,不到半日就陷入了昏迷,最后致残。
“医院超量用药就是为了红包,红包到位正常用药,不到位就超量用药,挣药品提成钱。”盛奶奶表示,这是典型的过度医疗,若不是她之前从事医疗工作,懂医学知识,她丈夫可能当天都挺不过去。
事后,盛奶奶先后将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和抚顺中医院告上法院,但因医院篡改、伪造病历,两个案件均以盛奶奶败诉告终。
两个医疗纠纷官司,一打就是3年。期间盛奶奶多次向抚顺卫健委反映当地医院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医生大肆收红包、超量用药、篡改伪造病历等违法违纪行为,但当地卫健委不管不问。
因抚顺矿务局总医院系矿务局下属单位,盛奶奶又向矿务局纪检部门举报医院的违法违纪问题,得到局纪检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调查,矿务局总医院确实存在超量用药、篡改伪造病历等违法违纪问题,医院亦承认了自己的过错。纪检部门责令医院给予赔偿。
卫生部门监管失职 抚顺医疗市场混乱
通过这两次医疗纠纷,盛奶奶发现,只要医院篡改、伪造病历,患方根本打不赢官司。对于篡改伪造的病历,法院委托的鉴定机构做不了鉴定,只有当地卫健委能进行调查鉴定,但抚顺卫健委不仅不管,还弄虚作假,为医院隐瞒事实。
“打官司之前,我多次找卫健委领导,他们告诉我无法鉴定病历是否篡改伪造,我只能去法院起诉。但法院委托的鉴定机构人员告诉我,只有当地卫健委能对伪造篡改病历进行调查认定。我再次找到卫健委医政处科长吴耀伍,这时他改口说卫健委可以做病历调查认定,但不能给我做,因为我去法院起诉了,就不归行政部门管了。”盛奶奶很气愤,卫健委此举明显就是和患方玩套路,无论事实如何,卫健委都找理由推脱不管。
2018年12月,在盛奶奶多次举报后,卫健委领导终于同意找专家鉴定病历。然而在此过程中,盛奶奶却被阻拦与专家见面,及提供伪造篡改病历的证据材料。卫健委拿着没有举证的病历找专家鉴定,最后专家认定病历为真。
“我对鉴定结果不满,又找到卫健委医政处科长吴耀伍理论。对方理亏,让我们准备证据做第二次认定调查。结果等我们把证据提交上去后,医政处处长韩峰又改口说鉴定不了。因为我们手上有充足的证据可以证明病历是篡改伪造的。最后韩峰很勉强地接收了材料。”
接下来发生的事更让盛奶奶感到气愤。第二次调查认定,卫健委没有找医疗专家,而是直接由内部认定。“卫健委是行政单位,工作人员不懂医学理论和临床知识,根本不具备鉴定资格。”盛奶奶说,通过两次医疗纠纷,深刻体会到抚顺医疗市场严重混乱,而卫健委监管严重失职,渎职不作为。
盛奶奶表示,这两年期间给卫健委主任赵静写过7次举报信,但对方说不知情,没收到过相关信件。
“我多次向抚顺市驻卫健委纪检组举报官员渎职行为,但纪检人员居然说这是行政行为,不是渎职行为。但我向律师、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咨询过,他们一致认为这是典型的渎职行为。”
近年来,篡改伪造病历的报道时常见诸媒体。有统计报告显示,医疗纠纷中,60%的医疗机构曾涉嫌伪造或篡改病历资料。在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应立即复印病历,并要求院方封存病历,但目前很多医疗机构不愿意配合患方,患方对此也没有高度重视,往往等患方向卫生局投诉过后,病历已经被篡改完毕。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法律宣传,提高患方对于复印和封存病历的权利意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