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种菜、电瓶供电、水洼打水、徒步爬上18楼……云南昆明一处名为“别样幸福城”的烂尾楼,因为“30户居民住进烂尾楼”而引发广泛关注。这栋烂尾楼里30户业主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烂尾房业主们现状的一个缩影。
“中央名郡的1号、8号楼手续是否齐全,是否烂尾了?如果烂尾,我们交的钱怎么办?”一位业主在2018年3月给其县县委书记写下了这样的投诉留言。一晃又过去两年多,这位业主仍然未能住进自己的家。
中央名郡小区位于山东济宁市梁山县,始建于2009年,共有11栋楼。与这位业主有相同遭遇的,还有小区1号、8号、9号楼的其他260多户业主。这些业主在2013年至2016年间陆续购买了该小区住宅,开发商承诺2016年年底前交房,但因资金链断裂,致使项目停滞,迟迟未交房。期间开发商多次变更交房日期,又屡次不兑现。到2018年,1号楼和8号楼才建完8层,9号楼尚未动工。
因一直不交房,许多业主结婚、子女就学问题被耽搁。业主们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在县政府、住建局、建筑商、开发商等多方协调下,最后决定由业主自己出钱把楼建完。2019年下旬,这3栋楼的业主陆续办理银行按揭贷款、补齐全款,所有款项全部入监管账户,由政府、住建局等部门进行监管,保证专款专用,监管账户里每一分钱都用于1、8、9号楼房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
在各方努力下,2019年底1号楼和8号楼主体框架完工,但之后施工进展异常缓慢,2020年初疫情过后,小区施工仅仅是安装了8号楼的窗户框。
“谁也没想到,监管账户会被法院冻结,我们的房款资金随时可能被划走。一旦钱被转走,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2020年7月,业主们又迎来了新问题。
因开发商在外地有经济纠纷,被告上法庭,业主办理贷款的政府监管账户被外地法院冻结,无法提取资金,再次导致小区停工。被冻结时该账户里只有1600多万余额,而业主们办理的贷款共计有8000多万,其他资金流向不明,是否被挪用不得而知。
“刚开始,我们业主不敢贷款,但没有钱,工程就不会有进度,最后在政府部门的保证下,我们才办理了贷款,现在资金又被冻结,县里对此也没有给出明确回复。”眼看拖了六七年的房子要打水漂,业主们欲哭无泪。
业主们还了解到,该小区用地手续不全,在未取得土地证的情况下施工,在没有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就开始销售。直到2018年11月,开发商才办完相关售楼许可证和土地使用证。业主认为开发商此举系违法卖房,欺骗消费者,而这些本该是在相关部门知情且同意并监管的情况下,才能实施。监管部门应对房企资金实力及来源详细审查。
近7年时间里,小区工程多次停工,主体多次浇筑,钢筋因停工在现场摆放时间过长生锈,业主质疑工程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即使交房住着也不安心。而从目前情况来看,交房仍遥遥无期。
截止目前,相关部门没有给出解决办法,这260多户业主何时能搬进新房,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