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阿姜楼镇西杨村:“小村庄”里的“大手笔”
2020-09-28 11:21  来源:山东新闻网 作者:旭辉
1
听新闻

山东东阿姜楼镇西杨村:“小村庄”里的“大手笔”

从姜楼镇黄河位山湿地公园莲湖路东入口,顺着往西行1公里,看到村标,往南一拐,就到了西杨村。

西杨村是姜楼镇人口最少的村庄之一。全村耕地面积360亩,人口170名,党员10名。忆往昔,这里以农业为主,村民从“土疙瘩”地里“刨饭吃”。现如今,旧貌换新颜,整洁宽敞的乡村街道,景观苗木黄桃法桐点绿街道两侧;盛丰庄园犹如一颗耀眼的绿宝石,镶嵌在美丽村庄的画卷上,令人心旷神怡;农耕特色民宿唤起了对乡土文化的美好回忆......。连续不断的民生新起点,持续不断的民生“大手笔”,让这个“小村庄”掀起了“大波澜”,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

“街道两侧”变“绿色长廊”。放眼望去,西杨村街道两侧种植的黄桃、法桐,绿意盎然。截至目前,该村把房前屋后所有不规整的树木全部轮伐,共计约10亩的面积,全部栽植了景观苗木黄桃、法桐,一改往日有树不成行,有景难展现的境地,有了美丽乡村的雏形。

“闲置宅基”变“特色民宿”。与常年在外的村里人进行积极沟通,给予一定的补偿,在闲置的宅基地上建设了仿古民宿,石混、磨盘等近代古物点缀其中,让人不禁想起了儿时的记忆。截至目前,正在建设的民宿有800平方,22个房间,主体已经建设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饰,年底能够接纳游客。

“露天旱厕”变“冲水洁厕”。“这个在夏天用起来,效果最明显,苍蝇、蚊子明显减少了”,西杨村杨兰会大爷谈起目前的农村改厕,感慨的说。据悉,此次农村改厕,西杨村除了长年不在家的村民未改厕所外,其余40余户均完成了冲水式厕所改造,改善了村里的人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档次。

“泥泞胡同”变“灰砖小巷”。“以前下雨回家,得遛着墙根往家走,现在铺上了砖,回家可不用遛墙根了”。想起下雨走在胡同泥泞道路上,一位村民如是说。看着眼前灰砖铺成的街道小巷,散发着一股淡淡古韵气息。截至目前,西杨村已经完成了全村4000余平方米的胡同硬化铺装,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500米的目标要求,“灰砖小巷”成了“连心小巷”。

“农耕村民”变“双重身份”。“引进的盛丰庄园,把村里的360亩耕地全部流转,栽植了无花果、桃树、梨树等集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林木”,镇林业生产负责人、包村干部李波同志说。经过了解,该村引进的盛丰庄园,以每亩1000元\年的价格流转了全村的所有剩余耕地,村民不仅成了“地主”,收取租金,同时还能去庄园或者外地务工,获取工资收入,增加了家庭收入,由原来的农耕村民变成了双重身份。

“就差快点让村民住上楼了”,谈起今后的发展,村支部书记杨占北憧憬无限,又略带一丝遗憾。从城建部门了解到,今后姜楼镇辖区村庄将会按照地域、产业等特点,划分成数个不同的社区,集中进行农村新型社区改造,有了财政和政策支持,更美好的未来已经为时不远。(之勇)

标签:
责任编辑:ZBC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