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我融入大我 在奉献中成就自我——班级管理中的集体主义教育之我见
2020-10-26 16:10  来源:山东新闻网 作者:旭辉
1
听新闻

新学期开始我发现班里有些同学生活在“小我”的世界里。

我行我素,唯我独尊,凡事习惯于先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利,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一切以自己为中心,自私自利。这部分学生遇事敏感,不会包容他人,更谈不上与他人合作。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故步自封、骄傲自满。“只有我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这些人很难向别人的优点学习,抱残守缺。他们好像对苦恼和愤怒上瘾,有时还会出现抱怨、挑毛病和过度反应的防卫性心理和攻击性动作。

基于这种情况,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使他们一步步地走出“小我”,融入“大我”,实现班级集体主义教育。

一、举办主题讲座,讲清楚弄明白“小我”和“大我”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1、要让学生明确关于“大我”与“小我”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大我”代表着集体,“小我”是单个的个人。我们要突破“小我”到“大我”,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集体。<br>2、跳出自我看世界,把自己从“小我”中释放出来--自我觉醒。让他们觉察到内在“小我”的存在,清楚地认知并突破原有的、被不理智制约的心智模式,然后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学习。

3、突破“小我”,从做好自己开始。要知道,个人不是独立存在这个世界的。人人都是集体中的一份子。一方面,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离不开集体;另一方面,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的利益和发展。

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发挥环境的积极教育功能。

重视教室环境的净化和美化。教室内外环境整洁、优美的程度与师生荣誉感强度、班级的内聚力大小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优美的教室环境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

力求教室的墙壁“会说话”。教室里的墙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主题鲜明,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宽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空间。

1、开好“我与集体”的主题班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把爱学校、爱班级与自己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捡起地上的每一张废纸,打扫好每块卫生区,就是热爱集体,为集体争光,维护班集体荣誉。班会时要及时进行引导与总结,使学生养成关爱集体的行为习惯。

2、开展了争创“文明小组”的活动,同学们在总结评比环节中,既把以前的行为进行了总结、分析,还提出了宽容、关爱他人的约定,此活动会使学生的集体精神得到升华。

3、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培养集体主义情感。尤其在道法和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新中国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让学生感悟爱集体、爱祖国的意义,领悟集体主义精神的崇高境界,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纷纷表示以后也要为祖国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获得集体主义情感体验,发挥每一个成员的才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最终构建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让每个同学明确“小我”和“大我”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利用班集体这一平台,运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同学们在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中认清自我、做好“小我”、成就“大我”,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自觉为集体尽义务,做贡献,争荣誉。勇于担责,乐于分享,善于合作为集体贡献自己的一分光和热。

郓城县东城初级中学

作者:张纯印

标签:
责任编辑:ZBC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