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研究生成立情系红途实践团队赴威海。在学院学工办主任于宏老师指导下,自动化学院尹庆华、孟云斐、于慧慧、刘钰晴、党佳丽、孙耀泽、李炎七名研究生赴威海寻找红色记忆,传承百年初心。
本次活动主要内容为走访慰问建国前老党员及革命老兵。老党员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党和人民事业的辉煌成就、改革发展稳定的生动局面离不开老党员的伟大奉献。
7月22日,实践团队赴羊亭镇曲家河社区走访慰问了孙本兰和王初才两名建国前老党员,聆听他们讲述入党的故事,党的发展历程……
活动过程:
首先,团队成员去看望孙奶奶,孙奶奶给团队成员讲述了她的入党历程以及红色革命故事。
团队成员与孙奶奶的对话:
团队成员:奶奶您今年多大年纪了?
奶奶:我今年93岁了。
团队成员:奶奶您是什么时候入的党呢?
奶奶:我是1946年入的党,到现在75年了,入党那年我刚好十八岁。
团队成员:奶奶那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您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
奶奶:我姥姥家是威海文登的,十三四岁的时候到姥姥家玩的时候,当时村子里都在说八路军的各种好,那时候我就把八路军记在了心里,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想加入共产党,到十八岁的时候由党委组织孙盛良同志带写入党申请书提交了入党申请,在解放初期还没有成立团组织,所以我没有入团直接入的党。
团队成员:奶奶您小时候的生活是怎样的和现在比是不是变化很大?
奶奶:那时候的生活很苦,记得八岁的时候家里来了日本鬼子,12间草房烧了9间,一家十几口人都挤在一起,睡在地上。更不要说上学读书连基本的吃饱穿暖都保障不了。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就跟着队伍跑,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也没有做什么大的贡献,虽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是我做的远远不够。
团队成员:奶奶正是因为有你们这样勇敢的人我们的国家才变的越来越好,变得更强,您是我们的榜样!
团队成员还了解到在孙奶奶的影响下,孙奶奶的两个儿子都成为了军人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接着,团队成员去看望了王爷爷,王爷爷今年90岁,在1949年建国前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入党已经72年了,爷爷在建国之前就当兵是一名革命老兵,在十八岁时入党,年轻时曾在青岛,威海,烟台多地参加了多次战役。爷爷告知团队成员战争那时每天都打仗战争生活很艰苦,同志们只能吃雪来当水喝,但是他们仍然不怕困苦,奋勇杀敌。爷爷的三个儿子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王爷爷说能为国家做些贡献感觉很自豪。临别时王爷爷叮嘱团队成员要好好学习,成为国家的有用之人,书中自有黄金屋,好好念学,在毕业之后,成为国家的栋梁。
老党员质朴的语言让团队成员记忆犹新,实践团队成员定会谨记老党员叮嘱,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也正是由于有他们这样的人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他们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经过走访、调研,团队成员深刻地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这引导广大青年从革命精神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使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不畏艰辛的红色精神。老党员是社会、历史给予的一笔无形的财富这是多少金钱都无法衡量的。喝水不忘挖井人,要牢记如今的幸福生活包含着老党员们辛勤的汗水,甚至鲜血,要用感恩的心去感谢老党员的付出和贡献。团队成员也会把老党员的不怕吃苦、不怕劳累、无私奉献、不畏艰辛的精神传承并继续发扬下去。正值建党100周年,广大中国青年更要发扬并传承这种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