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老有所养”的质量和水平,是一个地方营商环境优良程度的重要体现。环翠区以社区食堂为抓手,创新探索社区普惠养老新模式,致力于将社区食堂打造成承载多元功能的综合性平台,为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供优质、价廉、卫生、便利的餐饮服务,同时提供休闲娱乐、读书等服务,使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政策红利,提升了区域营商环境美誉度。
坚持公益性原则。秉承“市场运作、政府补助、保障老人、服务社区”的理念,不以盈利为目的,从服务、优惠到建设,全方位、动态地推行公益性措施,突出公益属性。
一是服务普惠。社区食堂服务范围为环翠区残疾人,以及60周岁以上低保、特困人员和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统一制发“社区食堂老年人就餐优惠卡”,按照规定享受套餐优惠,老年人凭有效身份证件等办理。优惠卡实行实名制,不得转让、借用,逐步实现信息共享。我区还采用开放式食堂模式,全国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我区社区食堂就餐消费,均可通过一卡通刷脸支付享受就餐优惠。截至目前,受惠残疾人、老人等8192人,就餐总数达到310697人次。
二是优惠到位。实行系列优惠政策,鼓励老年人走出家门到社区适度消费。按照规定,符合范围的老年人早餐套餐价格不高于5元,午餐、晚餐套餐由20元优惠为8元和10元,每餐有专职厨师设计制作营养配餐;在套餐之外单点,持优惠卡享7折优惠。个别有条件的村(居)还积极探索建立了“老人交一点、村居补一点、政府扶一点”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结合机制,由村(居)集体出资以福利形式为本村居老人购买就餐服务,受到老人们的欢迎。
三是规划统一。食堂用房应符合结构安全要求、消防安全标准及环保要求,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左右,设施配备齐全,装修简朴、环境舒适、卫生整洁。食堂内合理进行适老化改造,设置老年人选餐、就餐区。食堂门头牌匾和标识达到统一,按照区统一设计标准,统一外观、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编号。既便于政府管理,又利于形成品牌效应,帮助提升社区食堂认知度,真正成为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
二、推动市场化运营。积极探索“公益性+市场化”模式,引导企业参与,惠及更多人群。
一是投资主体百花齐放。积极引导不同投资主体投身为老服务,推动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经营。目前已开办的31家社区食堂,投资主体包括五星级酒店、连锁企业、社会组织、养老机构等,成功牵起企业与公益事业的红线,为社区食堂注入新活力,构成了我区独特运作风格。如贵禾四季酒店投资建设的望岛社区食堂,是第一家由星级酒店运营的社区食堂,不但食品种类丰富,而且服务质量高,让人们在家门口就能品尝到各地美食,现日均服务老人近30余人次。北港社区食堂则是引进台湾地区成熟先进的养老产业经验和台北老年人主题餐厅的商业模式理念,形成社区老人“日照+餐”等多种社区服务形式,助力社区老人幸福晚年生活。
二是经营模式多种多样。为体现主体特色、方便居民就餐,各社区食堂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囊括快餐、点餐、自助等就餐模式,为百姓提供丰富的选择空间。这种经营模式在确保经营者利益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消费者,利于社区食堂的长期良序发展。如竹岛街道的天翔社区食堂,目前实行快餐和点餐两种模式,点餐的所有菜品均现点现做,制作过程公开透明,保证居民吃到最新鲜的饭菜。附近居民也表示,他们愿意来用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的饭菜吃得干净、吃得放心。
三是服务管理精益求精。服务方面,各食堂根据服务人群灵活调整供餐时间,如育海社区食堂只为居民提供午餐和晚餐,经营时间从中午的11点到晚上7点,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管理方面,我区定制开发了智慧监管平台进行大数据统一管理,实现一卡通、一脸通、分年龄段统计就餐人数、刷卡或刷脸就餐、跨店消费、收银等功能。同时,在食堂大厅、厨房安装摄像头,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监控。这种“线上+线下”并行监管模式的建立,全面提升了食堂环境和服务质量。
三、加大政策性支持。印发了《威海市环翠区社区食堂建设
实施方案》,为全区社区食堂建设提供政策指导,明确目标任务、建设标准并提供支持优惠。
一是助力选址建设,提供建设补贴。各镇(街道)作为责任主体,经前期调研、问卷调查,针对有就餐需求的社区,综合考量老年人需求和客流量因素,科学进行选址。经营用房由镇(街道)提供的,免房租至少五年;由运营方自己提供或租赁的,镇(街道)按照每天每平方米不超过2元标准给予一定资金补贴,补助最高不超过15万元。对按标准建设完成并验收合格的正式运营的社区食堂,区财政给予每个社区食堂每平方米400元一次性补助,补助最高不超过8万元。
二是减轻经营压力,拨付运营补贴。对日均(不包括法定节假日、休息日)服务符合条件的人群20-50人次、51-80人次、81-100人次、101人次以上,且接受服务的老年人满意率达到90%以上的社区食堂,每年分别给予4万元、6万元、8万元、10万元的运营补助。通过6012349平台建立运营淘汰机制,对验收达标的食堂及时将补助资金拨付到位,对于多次检查人数不达标的食堂取消运营补助。此外,各社区招募志愿者协助企业上门给70周岁以上半失能、失能老年人送餐,区财政给予志愿者一天2元一次的送餐补助。
三是降低运用成本,争取价格优惠。积极协调市直相关部门、单位,对于符合相关规定的已建成社区食堂,对其经营所需的水、电、暖、燃气执行居民价格。如鲸园街道的菊花顶社区食堂,自2020年12月20日开业以来,共节省电费11960元,水费1512元,燃气费8400元,分别占同期费用的36%、21%和24%,有效降低了社区食堂的经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