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客梁邹山东邹平一日游启动
2021-11-01 16:04  来源:山东新闻网 作者:旭辉
1
听新闻

好客梁邹山东邹平一日游专线启动

为了弘扬邹平市历史文化,发挥邹平旅游资源,国家三级山东众林文史文献博物馆联合多个团队,组织二十多人,于2021年10月31号,举办了邹平市首届一日游活动。

本次一日游在体育广场集合,第一站参观位于韩店镇的山东众林文史文献博物馆,学习非遗传拓技艺,中午到达青阳品尝青阳美食,下午参观醴泉寺,范公祠,范公碑林,讲解中国历史文化长廊,游览醴泉公园美丽风景。

山东省邹平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为古人类的生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活,经过漫长的岁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在邹平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位于邹韩路中段路东的山东众林文史文献博物馆,馆长韩同彬,馆藏展品1万2千件。博物馆面积1700平方米,共分上下三层,十几个系列,二十几个展厅,有石碑,拓片,字画,陶器,瓷器,名砚,根艺,红木、文史文献,黄河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等丰富展品,是滨州市首家省级资质非国有博物馆,山东省首家文史文献类博物馆,在全省收藏届享誉盛名,2018年列入国家博物馆名录,2020年12月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成为滨州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滨州市中小学生红色传承基因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自开办以来实行免费参观,吸引了大量游客来参观。

博物馆一楼,有历代碑刻近百块,包含记事碑,功德碑,书画碑,墓志铭,汉画像石等,一座座石碑,连缀起来的是中国的文献史、文字史、建筑史、宗教史,甚至还有书法、音乐、舞蹈等。四周是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制作的拓片,一张张拓片,既精且美,一楼北厅是红色文化和非遗文创,二楼是历代名家书画作品展厅,红木家具展厅,三楼有文史厅,汇集了山东各地的文史资料,文献厅有各地文献书籍资料。有侵华日军731细菌战部队绝密档案展厅,博物馆收藏到日军731部队绝密档案原始图片百副,由于日军撤离时烧毁所有资料,炸毁营地和建筑,这些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原始图片,非常珍贵,通过这些图片,可以复原很多场景,查找731部队在东北地区的秘密分部,也是国家铁证,可以出版书籍,拍摄纪录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博物馆陶器厅有龙山文化的陶器60件,经历四千年的风雨,风采依旧,观众可以在展柜里面欣赏到古代的文明和技艺。

博物馆有农耕文化,从原始的工具,石器,耕犁,木掀到机械化的种植作业,拖拉机,收割机,无人机等现代化工具,能够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山东众林文史文献博物馆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保护国家文物为宗旨,是市民、游客认识城市历史、感悟城市辉煌的窗口。为中小学生丰富家乡历史文化知识,开展第二课堂教育的理想场所。博物馆,可以领略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感受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新时代人文精神。

醴泉寺建于南北朝时期,原名龙台寺,唐中宗时重修醴泉寺,东面有泉涌出,中宗赐名醴泉,更名为醴泉寺,元代贾驯修建了范公祠,醴泉寺坐南朝北,范公祠坐北朝南,两者背向而建,故有天下寺院皆宠佛,唯独醴泉独尊儒。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在邹平搞乡村建设运动时,在醴泉寺创建第二乡学和卫生院,抗战时期,成为抗战兵工厂,被日军放火烧毁。

邹平市青阳镇醴泉公园是2015年3月由原来的化庄水库改造而成,蓄水能力和防洪能力的大幅提升,极大地改善了山区的生态环境,集防洪抗汛,旅游观光于一体,广富集团投资近亿元打造的风景区。

中国历史文化长廊亭台楼阁,雕梁画柱,古色古香,中间位置是范仲淹雕像,西面是明代孙皇后雕像,东面是元代贾驯雕像,长廊上每个村的基本概况,历史人物,革命烈士,风土人情,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记载,成为外地游客了解青阳的窗口,也是青阳镇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协办单位:

红茶菌邹平总代理,

康业生物科技公司,

山东众林非遗传拓基地,

齐鲁文化项目合作平台。

一路通教育培训学校

书雅学生托管中心

媒体:中国世纪大采风山东站,中世采集团央视广告部山东分部全程跟踪报道,活动发布媒体网站,摄像曹广凯。

记者徐廷杰报道

标签:
责任编辑:ZBC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