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农民工工资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虽然国家一直很重视解决被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但欠薪事件依然屡禁不止。在陕西省旬阳市,一个重点开发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近3000万达七年之久,涉及300多人,引发关注。
春节临近,又到了回家团聚的时刻,然而对于滞留在陕西旬阳的这些农民工而言,此时此刻既无助又彷徨。“这七年来,我们经历破产前讨薪,重整续建后讨薪,反反复复,一年又一年,期间向各级政府部门求助,等来的却是对我们的忽悠和盘查。”农民工代表用“崎岖坎坷”来形容这七年的讨薪之路。
旬阳大道综合开发项目是2014年旬阳市重点项目,由商住楼、酒店、影剧院及旅游商贸街构成,总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该项目自开工以来,因建设方陕西巨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拖欠工程款而数次停工,2014年至2015年一度拖欠农民工工资高达3000余万元。
2018年,巨隆公司因资金链断裂申请破产,其后又以具有重整价值为由向法院申请重整。在对其是否具备保障债权人利益、维护职工权益,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等重整可能性进行初步论证、评估后,旬阳市法院于2018年11月裁定同意破产重整,并指定陕西博硕律师事务所为巨隆公司管理人,管理人对破产前拖欠的上千万农民工工资进行了债权确认。
2019年1月,该项目再次召集工人复工续建。施工期间,旬阳市各级部门领导多次到工地视察工作,了解施工进度和建设情况,并保证工人工资按时发放到位。旬阳法院工作人员也多次实地检查项目进展情况,并一再表明农民工工资依法有保障,同时是属于共益债务,可以随时清偿。然而,巨隆公司在复工后又多次违约,造成项目于2020年12月底再次停工至今。期间巨隆公司仅在政府协调干预下支付了极少部分的农民工工资,经劳动局审查核对,2019年至2020年累计再次拖欠工资1300余万元,且农民工工资表已上报劳动局、公安局、市法院。<br><br>
公开信息显示,旬阳大道综合开发项目于2011年10月通过招拍挂形式取得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并在第二年取得项目建设所需的政府审批。一个合法合规项目,为何在建设过程中屡次出现资金问题?工程的建设资金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又是谁在监管?参与建设的农民工表示,该项目尚未达到销售节点时,就取得了售楼许可证。一标段主体框架建设不到一半,二标段商业项目尚在施工期间,巨隆公司就绕过承建方办下房产证进行质押、抵押。正是因为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导致工程款不能支付给承建方,继而造成300多名农民工的血汗钱没有着落。<br><br>
为了讨回薪资,农民工多年来四处上访,从旬阳市到安康市,再到陕西省,最后依然没有实质性进展。起初,为了劝返农民工,旬阳相关部门介入处理,建设方就以挤牙膏的方式发点路费,让农民工回家。到现在,农民工合法讨薪却被冠上“恶意讨薪”的帽子,屡次遭到盘查。期间,安康市政府曾给旬阳市发督办函,要求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最终仍不了了之。农民工透露,最近一次拿到钱是在2021年11月2日。旬阳政府或迫于压力,2021年9月、10月分别向每人支付了300元。截至目前,该项目重整续建后还拖欠农民工工资合计1300余万元。
《破产法》第四十三条明确共益债务由债务人资产随时清偿,农民工也多次请求旬阳法院根据法律规定给予清偿,法院始终没有依法监督执行。据农民工多方了解,项目管理人监管账户尚有资金,为什么不予支付?
拖欠农民工工资是一个“顽疾”,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事关农民工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对欠薪企业处罚力度不够是导致欠薪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要依法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并强化对企业的惩戒,对根治欠薪工作失职失责行为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也就是说,不仅要让拖欠农民工“血汗钱”的企业付出代价,对于欠薪治理不力的政府部门也要严格问责。最高人民法院也要求各级人民法院把做好涉农民工工资案件的执行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优先安排解决涉农民工工资执行案件,望相关部门在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时不是喊喊口号而已。
又到年底了,辛苦工作的农民工们,需要过个热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