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各地非法集资犯罪活动高发频发,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破坏,直接侵害了公众的切身利益,极易引发信访、舆论等风险,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笔者通过走访周边社区,收集总结了一些防范非法集资的先进做法,希望能对打击防范非法集资和创建无非社区贡献一点微薄力量。
一、建立“实制” 统筹资源聚合力
(一)总支统一领导下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各尽其责、通力协作”的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综合治理“检测预警平台”。健全“网格、金融、警格”三格联动机制,筑牢防非防护墙。将金融风险防控纳入网格化社会(一),形成“网格发现”、“金融”研判、“警格”协同处置的工作流程,集宣、防、处于一体的金融活动“监测网”。
建立“闭环机制”,坚持“防范为主、综合治理”原则,盯紧各个风险点,统筹资源,联合下好先手棋。创建非法集资“线索收集—分析研判—上报处置—动态关注”四个闭环,针对重点领域细化工作流程,稳妥化解金融风险,对涉及美容、图书、餐饮等涉及会员卡储值业务的商企进行规范管理。通过发动社区网格员、小巷管家等力量,进驻网格,定期开展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及时清理违规商企,将存在的金融风险隐患苗头及时化解。
二、“落脚实处” 宣传造势强防范
(一)梳理工作思路,谋划重点工作。定期联合街道经贸办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紧盯投资理财、养老保健、私募众筹、金融保险等重点领域,因地制宜制定有针对性制定宣传方案,扩大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二)突出重点人群,丰富宣传方式。线上,通过社区公众号发布《防范打击非法集资 守好老百姓“钱袋子”》,《向非法集资出拳》等宣传稿件,同步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在辖区各网格楼宇群进行广泛转发,切实做好防范非法集资知识的普及工作。线下,依托“党建+金融”联盟平台,组建“金融汇”服务宣传队成立“金融夜校”,利用夜晚休息时间进社区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知识讲座、互动问答、有奖竞猜等多种形式,将金融政策、防电信诈骗等金融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丰富群众的金融文化生活。
(三)开展常态化宣传,提高公众辨识度。日常通过走访派发、社区公开栏展示、户外大屏滚动播放、楼宇广告机等形式宣传识别非法集资方法、应对措施等基础知识,在辖区人流量大的地方发放一封信、固定联系人卡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宣传册。
三、“吹哨报道” 组建队伍促打防
(一)借助在职党员“吹哨报道”,组建无非社区创业工作队,联动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区两级公安局以及辖区派出所组建了“金融汇服务队”,精心打造进商超、进社区、进企业、进广场防非四进宣传阵地,筑牢防非的移动长城。
(二)由社区书记以及“两委”成员组建的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工作小组则形成了“督导队”,发动网格员、小巷管家开展走访入户,为居民上门派发固定联系人“联系卡”,工作小组成员及时领导和督促开展各项工作。
(三)引导社区的小巷管家自发成立了“巡查队”,参与网格的非法金融线索排查和政策宣传,积极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专题培训,建立一支遍布基层素质过硬的防非队伍。联合片警经常性走访,开展扫楼清街行动,调查摸排社区重点行业,并建立了“重点企业分类管理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四)组建以退休干部为骨干的“反诈宣传团”,团里有很多团员曾遭遇过金融诈骗。为了防止更多的人受骗,队员们通过将自身经历编成防非节目,向居民普及防非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引导辖区商户、居民擦亮眼睛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投资理财,不被非法机构的高息所诱惑,远离“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非法借贷和投资项目。
四、“诚信指数”助力打非升级幸福
与辖区商企签订自觉抵制非法集资承诺书,在辖区商超等人流量密集区域张贴抵制非法集资公告,引导社区商户和居民积极参与创建无非社区的活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就辖区内重点企业进行信息摸排、风险研判、制定有奖激励制度,结合“诚信指数”,对积极参与抵制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和无非社区创建活动的商户、物业及个人给予积分奖励,利用现有的诚信指数兑换体系,可将获得的诚信积分兑换为物资和服务。除此以外,社区也会定期评选“诚信金融卫士”,通过正向引领,在辖区内营造打击和抵制非法集资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