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寻找、挖掘、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2024年1月22日至26日,山东中医药大学“聊中寻宝”队成员,在山东聊城开展“回乡看齐鲁”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山东聊城茌平区成无己纪念馆、东阿县阿胶博物馆、东阿古井、药王山和药王庙等地,挖掘中医药文化宝库,学习聊城地区特色中医药文化,记录中医药文化遗存,加大对中医药文化资源保护,了解奠基中医药事业发展先辈的伟大事迹,增强中医药文化自觉与自信,守正创新,让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
道术北传造福异邦百姓,著作南返仍念故土苍生
图为团队成员在成无己纪念馆学习展出中药材。
成无己纪念馆,是全省首家以古代名医命名的中医药博物馆,被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命名为“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踏入砖红色的古朴大门,迈过庭院,我们进入馆内。馆内展出的古代传统中医器具——药勺、药船、药戥子、药瓶、药罐、按摩捶、仿单、行医证、煎药器、药枕、按摩器、药盒、药鼓及古籍伤寒论注解等文物,令我们为中医留下的历史记忆赞叹不已。通过参观成颐堂,我们近距离接触成无己曾经生活和学习的环境,这种亲历其境的感觉往往能加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通过观赏成颐堂中的古籍、手稿、遗物等展品,我们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成无己时代的学术气息和生活风貌。
图为团队成员在观赏仿古建筑成颐堂——成无己行医处。
在参观中,队员们亲身感受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历史,激发出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国家民族的爱。队员表示,他们深感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随着参展的深入,更加深入了解了成老先生的“医者仁心”——治命救人,治心救心,胸怀大爱,普度众生,为我们中原百姓医治,让中原的医术在北国缓缓渗透发展,播下关爱,收获健康幸福。
图为团队成员在成无己纪念堂前合影。
阿井泉清冬冽滋养化育,阿胶气醇味厚技赢济安
东阿县是中国著名的阿胶故乡,阿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材料,是一种用驴皮熬制而成的传统滋补品,具有补血、滋阴、润燥的功效,在中国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聊城东阿阿胶博物馆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是一座集收藏、展示、科研、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阿胶文化博物馆,承载着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的使命。进入馆内后,讲解员为我们介绍了大厅一侧陈列的雕像,张仲景、陶弘景、孙思邈、李时珍和当代“阿胶工业化奠基者”刘维志先生,他们在东阿阿胶发展史上作出了突出贡献。进入内厅,壁画映入眼帘。队员仔细学习壁画内容,其上不仅刻画了历史故事,阿胶制作工艺,还有东阿阿胶的起源。最早是陶弘景先生在《名医别录》中记载:“出东阿,故曰阿胶”。团队通过参观其他文物了解到阿胶在养生医疗方面有着重要地位,慈禧皇后等皇室尤喜好阿胶。展馆内还存有多版刻板及仿单,其上多次出现阿胶井,《水经注》记载也证实了东阿水是东阿阿胶道地的关键原料。
图为团队成员学习馆内壁画——《陶弘景与阿胶》。
此外,馆内还存有阿胶制造工具及阿胶获得荣誉。从开始的手工生产到后来借助简陋工具;从初代阿胶蒸球化皮机到如今现代化工业生产线;从无人知晓到家喻户晓,皆得益于无数阿胶人的奉献与心血,薪火相传,不断完善。阿胶精神也被各界称赞,不乏有国医大师王绵之、裘沛然、施杞先生题词“大道岐黄,薪火相传”。
图为团队成员在阿胶博物馆内学习陈列文物并与老师交谈。
阿胶之水被誉为阿胶之魂,在历史上的评价非常之高,《神农本草经读》记载:“此清济之水,伏行地中,历千里而发于此,其水较其旁诸水重十之一二不等,人之血脉宜伏而不宜见(现),以之制胶,正与血脉相宜也。”现代研究也表明东阿地下水,富含元素丰富,利于去除杂质,增进疗效。阿胶之水取自阿胶井。据说早在唐代,阿胶井水就已经被用来熬制阿胶。井周围的建筑和环境也被精心维护,以保持其历史风貌。阿胶井不仅是阿胶制作的源泉,也是东阿县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参观阿胶井,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井台上的石碑、古树和周围的民居都让人仿佛穿越回古代,想象着古人在此取水熬胶的场景。阿胶井不仅是东阿阿胶产业的象征,也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图为团队成员在阿胶井处合影。
天地和谐为正道,阴阳平衡若仁心
东阿药王山,山体呈倒着的药葫芦状,山上供奉有药师佛及八大药王,护佑八方百姓身体安康。东阿药王山共有三道“山门”,山门两侧的对联更是将治国安邦和悬壶济世相提并论,说的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道理。拾级而上,栏杆两边的浮雕、雕刻的尽是历代名医名事,增长知识,强健体魄。据说,康熙、乾隆南巡时也曾多次登临。团队登顶后发现药王山文物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山上有药王殿、观音殿、财神殿、龙王庙、药王亭、万寿路、钟鼓二楼、福寿台等景观,以及滴水观音、思维菩萨、杏林春暖、悬壶济世等著名雕塑;种有有连翘、牡丹、芍药、等300多种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科普性。
图为团队成员在药王山处合影。
东阿药王庙始建于元代,在清末毁于战乱,现在的东阿药王庙及药王山是为了弘扬中医药养生文化而恢复重建的。进入主殿药王庙参观,主殿药王殿主供中国古代八大药王。在参观后,队员深感:药王殿不仅是一个祭祀和纪念的地方,也是中医药文化交流和传承的场所。是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信仰和精神支柱,也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中国医学史和传承中医药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为团队成员在药王山庭院中触摸“摸摸爷”。
接下来,团队成员将对本次聊城中医药文化探寻之路上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更加深入的整理,继续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遗存,找寻其中的中医药文化,感悟先辈伟大开创精神。为传承中医药文化、成无己精神、阿胶精神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自觉承担起我们的历史责任,奏响青年之音!(许露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