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领悟创新之美,深入了解鲁商文化,2024年8月15日,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红色足迹”社会实践团来到淄博市硅元尚瓷文化馆,踏上了一场探寻硅元瓷器传承与创新的旅程。
回顾历史:克服困难,突破瓷器瓶颈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首先步入了“奋进历史厅”。奋进历史厅中,“五朵金花”璀璨地盛开在展厅正中央,四周环绕的是硅元老一辈研究人员努力探索创新,突破瓷器发展瓶颈,最终获得的荣誉表彰。四周展板上,从简陋无比的土窑到如今的现代化厂区,每一幅画面都诉说着硅元人的不懈奋斗。展厅里有一组仿制的土窑模型,参差的土砖摞起了一栋馒头状的窑,老一辈人就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下,凭借精湛的技艺生产出了一件件美轮美奂的瓷器。
团队成员了解到,硅元瓷器不仅在艺术瓷创作中展现出泱泱齐都的独特美学,更是在日用瓷、科技瓷领域开创了一条全新赛道,引领淄博陶瓷进阶中国陶瓷第一方阵,成为享誉全国的当代国窑。讲解员介绍了从滤泥、制模到塑压、滚压、注浆成型,再到烧制、抛光、施釉的全过程,正是这繁琐又严谨的步骤,才能让陶瓷呈现出完美的状态。
展望未来:融合文化,助力创新发展
最后,实践团来到“创新产品厅”。步入“创新产品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则是馆藏的近千件涵盖高级日用瓷、艺术瓷、名贵釉等作品。从复刻故宫经典的“中华龙”系列,到独创“曜变”奇观的鱼子蓝系列,再到工业领域的造纸特大型微晶除砂器、石油钻采陶瓷缸套柱塞等,每一件作品都是硅元发展创新的里程碑。
谈到硅元人对齐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融合,“泱泱齐风”系列当属代表性作品。团队成员了解到,为响应省级“陶琉丝”文创产业发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毛晓东等人承接了“陶琉丝”文化伴手礼创作的重要任务。海岱清风、太公封齐、稷下学宫、孔子闻韶——四个齐文化代表典故,经由“毛晓东们”的巧琢,被定格在硅元“泱泱齐风”瓷器上。而在盖钮设计上,他们也将其设计为“双凤朝阳”款式,即将齐地玉器的凤纹设计成对称的形式。毛晓东说:“齐文化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厚重地域文化,更是难以真正参透领悟的千年历史。陶瓷与齐文化相互成就,也是此次“泱泱齐风”诞生的重要意图。”
团队成员在欣赏感叹之余,深刻体会到齐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化魅力,也更加意识到创新与文化融合对陶瓷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团队成员认为,深厚的文化为创新发展做基础,创新发展推动文化传承与宣扬。硅元人正是根植于深厚文化,探索文化内涵与特色,将其与陶瓷艺术相结合,从而探索创新出更为大众和市场所喜爱的陶瓷产品,推动文化的发展创新。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团队成员深刻了解了鲁商文化中“兴在创新”的核心理念,也感受到文化与创新融合发展的潜能与魅力。他们纷纷表示,将会继续以实际行动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创新,贡献青春力量。
投稿人:胡佳依 张中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