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万彬:以创新教育改革 实现强国梦想的践行者
2019-11-26 13:47  来源:未知 作者:佐兰
1
听新闻

(杨舒婷)报道“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教育的真谛”,这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对教育真谛的诠释。无独有偶,与国内一位从教三十余年、痴心钻研教学新法与探讨教育改革的教师的观点不谋而合,他由四通学习兵法创新教学到四轮驱动教育改革,把“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家长如何管、教育如何改”融汇整合,为中国教育改革和教育进步注入了生机。

捕获.PNG

 ——他叫沈万彬,一位生于沂蒙长于沂蒙的普通的老师,一位教研成果耀人眼目、以创新教育实现强国梦想的践行者。

 三尺讲台,四科并教,教书育人让他如鱼得水

 上世纪60年代,沈万彬出生在郯城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七个,虽然生活很贫困,但父母仍省吃俭用,让他读完了中学。

 1985年,沈万彬参加了全县民办教师招考,以前三名的成绩被招收,分到高大联中任教,带两个初一、一个初二共三个班级英语。

 那时,周一到周六都有早晚自习,周六上半天,,周日上晚自习,刚上任的沈万彬除了周六下午回家带点干粮,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扑在教学上,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辅导作业,沈万彬中午就在学校吃食堂,买两个馒头喝白开水;这样,他几乎每天都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给学生辅导,学生有什么问题能随时请教,顽皮好打闹的学生看到老师在教室就自觉的开始学习了。

 沈万彬持之以恒的辛勤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爱学习的学生更用功,不想学习的学生也开始认真学习了,全班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其中一个学生以前在别的班级初二期末考试英语考4分,插班到沈万彬的班级,初三中考英语得了92分;1987年沈万彬所带的班级中考英语全县前列,自此沈万彬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回想起当初教学生涯,沈万彬感慨万分,虽然当时教学环境差,生活水平很低,但初出茅庐的他书生意气,一心钻研教学,有苦有乐,三尺讲台,让他深刻领味到一名教师的责任和荣誉。

 当时,他的家境也很清贫,爷爷、父母、三姐、小妹、小弟,其中大姐,二姐已出嫁,大哥已成家,他的父亲赶驴车拉地瓜叶卖糠也挣不了几个钱,所以他每月都把二十四元的工资一分不少的交给母亲,用于购买化肥及生活开支。

 他很感激母亲,他的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可以说是母亲给了他走上教育岗位的机会和动力。“家里没有一个是文化人,就是摔锅卖铁也要培养一个有文化的人”,母亲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让沈万彬记忆犹新,并时时鞭策自己。

 记得到学校刚报到的时候,六个老师住两小间只有一个小窗子的宿舍,开始叠被不会叠,校长刘友兰亲自示范叠被子,给沈万彬留下很深的印象。与老师、学生们在石板桌上打乒乓球,在操场上打篮球、踢毽子,校园生活历历在目,但很让他难忘的是,刻钢板印讲义,煤油灯下批改学生作业,饭后第一时间到教室辅导学生学习,与学生亲密无间、教学相长,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成了他教学生涯中很珍存难忘的记忆。

 1994年,沈万彬在济宁师专进修,课余时间,借阅了大量书籍,记录了很多关于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沈万彬老师与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1996年,他被分到大尚庄中学,主教英语,后来教生物、地理等学科。他常常在想,学生一般都注意语数英学习,而往往忽略了生地史政等课程,这四门不同内容的科目,时空跨度大,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学生要想综合掌握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如何把它们联合在一起,让学生跨科学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沈万彬看来,史、地、生、政四门课有着紧密的联系,现在的历史就是以前的政治事件,而当前的政治事件就是未来的历史事件、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地球上,所以它们与地理不分家又相互关联;同样,生物也离不开地球,因此政、史、地、生不分家,为了让学生在很短时间掌握上述四门知识,沈万彬天天冥思苦想,如何做成史地生政四科合教的讲义载体。

 一次他经过一家单位门前,看到吊挂在大门上方的大红灯笼,他像发现了新大陆,对,做个大且能伸缩的地球仪,给学生们来个实践体验教学。

 沈万彬为自己的大胆创想而激动。他购买了十几根两米多长的弹性钢筋,请电焊工折弯焊成地球仪的骨架,这时,他想到了妻子的裁缝技艺,于是买来蓝色布料,做成一个球形套子,套在地球模型上。然后请老师们帮忙,把废旧沙发的海绵撕下来,撕成陆地山川海洋等不同形状,在涂上颜料,粘贴在布上。这样,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一个形态生动、色彩明朗的地球教学模型脱颖而出。上综合课的时候,他让学生都围在硕大的地球仪周围,当他用教杆指着地球仪上某一点,就把当地的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联系起来,使知识融会贯通。

 沈万彬研创的《史地生政综合模具——地球仪》实践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很快让学生的综合成绩快速提高,《史地生政综合磨具--地球仪》其外观设计同时也获得了国家专利(专利号:ZL 01 3 22217.1),开创了跨科综合教学新篇章。 同年,其《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之我见》获山东百家教育论文二等奖。

 四通学习兵法,四轮驱动改革,教育成果获国家专利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教育家资中筠说过,“中国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就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中国的人种都会退化”。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对于从教三十余年的沈万彬来说,有很深的感触。世界上不变的就是变化,中国的教育虽然也在改革,但从教育机制、教育理念到教育目的的改革,很多领域仍然存在按部就班事倍功半甚至停滞不前的现象,比起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还缺乏全民化、全域化、全面化的纵深开展。

 滴水石穿,集腋成裘。2003年沈万彬被调到郯城红花中学任教,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总结了大量教学心得,他一边工作,一边整理教学研究成果,目前已整理成十几部教学教改论著,得到很多教育专家学者的认可和赞赏。2013年的《公式学英语》书稿获山东省版权局登记,由此,沈万彬被中国教育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吸收为会员。

 他把智力开发分解成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联想力,以“志向、动力、方法、心态”为教学抓手,培养学生“思考、演讲、学习、坚韧”能力,实现“责任、使命、探索、创新”的人生价值和人格完善,有助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同频共振及和谐进步。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四位一体”的教育改革的序幕正在由沈万彬酝酿三十年已久的《四通学习兵法》缓缓地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

 《四通学习兵法》面向全域教育精彩论道,构建单科与跨学科知识系统框架,揭秘知识本源 ,总结知识规律,搭建知识联系,知识实践相连,首创“学生教师化”,“太极阵、七星阵”等实践学习法,为学生开掘“成绩、成长、成就、成功”的人生智慧,实现容易学、见效快、用时短、感悟深的启迪拓展目的。

 2016年6月,沈万彬到北京参加中关村教育论坛,其《四通学习兵法》获教育部教师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旭东博士和教育部语言研究所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尹洪波博士的一致认同和高度评价,他们积极建议沈万彬尽快将《四通学习兵法》、《史地生政综合磨具--地球仪》、《公式学英语》及其他科研成果(论文)普及推广,为全国教育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蓝本。

 沈万彬研创的《全科十剑学习法》将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实操性、趣味性、长久性、创新性融于一体,可让学生尽快掌握各科学习规律,奇速提高成绩。《中高考满分作文五步法》从字词句段篇章基础语法到各类文体逻辑修辞特点等方面由浅入深,剖析写作经验,阐释作文真谛。

 《中小学高中学习方法特别改革方案》、《中小学教师教法改革特别方案》、《大学生学习-就业-创业方案》(大学生梦工厂)、《我国家庭教育改革漫谈》、《中外传统教育集锦》等教研成果则从学习的方向与目标、方法策略、心态升华、实践与创业等方面解读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有机互通和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沈万彬《中国教育四轮驱动同频改革浅析》论文提出“四轮驱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同步有机改革,教育才能顺利、成功、长久发展的建议。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他在为教育强国梦执着而践行

 “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她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她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她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她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美国黑人人权运动马丁?路德金的名言对沈万彬启迪很大,也让他为实现教育强国梦在做持之以恒的探索和追求。

 曾几何时,中华民族因“四大发明”而光耀世界,因伟大教育家孔子及深厚的国学积淀而被世界各国追崇;曾几何时,国人为鉴真渡东海、郑和下西洋赞叹,为可汗挥戈镇西域、丝绸延绵联世界自豪;然而,作为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又何曾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鸦片战争,洋人用火炮利舰破我;甲午风云,倭寇列兵东海肆意跋扈;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魑魅魍魉无恶不作;辛丑条约,丧权辱国,满清政府软弱无能任人宰割……

 1999年5月8日,我国驻南斯拉夫大被被美国轰炸,2001年4月1日,美军EP-3型电子侦察机侵犯我国领空并撞落国机;近几年,外国列强以威慑朝鲜为借口,军演不断,挑衅东海,印越小国更想蚍蜉撼大树,于我海疆国土群魔乱舞。——泱泱大国,是可忍孰不可忍!作为一个爱国公民,作为一个从教几十年、一心期盼国盛民强的教师,沈万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深思熟虑,某些发达国家之所以挑衅别国,来源于其军事力量强大,而军事力量强大根源于科技水平的,其科技的进步又源于教育的。据查资料,很多外国总统、首相曾亲任教育改革小组组长。

 教育兴国、教育强国是一个国家强盛持久的伟大音符。作为一名教师,沈万彬感到自己更应当把自己多年的教学研究成果公布与众,因为十九大召开以后,党和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要求,教书育人是一个老师的责任,教育强国却是全国人民的心声。

 三十年来,沈万彬由一名普通中学老师,从英语教学开始,对史地生政各科都有独到教学研究,积累了大量一线教育经验,谱写了实践教学的创新奇迹。不久前,他因义务推广教学新法,免费为各地学生进行励志辅导,被临沂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吸纳为公益教育演讲团会员。

 沈万彬有个梦想,那就是申办一所中国人自己的“哈佛大学”,为此他创想了“东哈教育”教学理念,立志融合吸纳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社会各界有志之士共同培养素养与才能兼容,实践与创新同行的栋梁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教育强国梦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捕获0.PNG

 荆棘载途,三十年磨一剑;海纳百川,教育崛起一片天;“东哈”构想,扬起时代风帆!

 【人物档案】 沈万彬,山东临沂人,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素质教育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临沂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志愿者,从事教育研究三十余年,倡议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四位一体”的教育改革,构建了单科与跨学科知识综合教学系统框架,与当代西方先进国家广泛推广和发展的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有异曲同工之处。研发首创《四通学习兵法》,发明的教学实践模型——《史地生政综合模具--地球仪》,获得外观设计国家专利;2013年,学术论著《公式学英语》被山东省版权局备案。

标签:
责任编辑:ZBC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