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烟台附院引进智能导航机器人系统
2020-05-18 17:52  来源:山东新闻网 作者:旭辉
1
听新闻

2020年初,首套智能导航机器人系统落户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该医院是山东省政府40多年来唯一批准新建、烟威地区首家省属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为提升接诊能力、诊疗效率、规范介入诊疗流程、建立微创介入特色科室,在院领导多次实地考察、调研和座谈后,医院决定引进赛诺威盛智能CT导航机器人解决方案。据悉,该系统将大孔径CT和导航机器人高度集成,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引入并应用该系统的医院,真正实现一机多能,介入微创手术智能化,精准化,使穿刺技术难题变得简单轻松。

滨医烟台附院病例

48岁的孙女士,是一名乳腺癌患者,近期随访CT检查显示右肺1.9x1.4cm结节,疑似转移瘤。进行CT引导下肺组织活检并同步消融,由于靶区贴近纵隔及脊椎,入针野狭小,如定位偏差,穿刺时会造成纵隔及大血管损伤,带来无必要损伤。医院决定本次使用新引进的机器人智能导航系统协助完成孙女士的微创手术。在导航机器人的辅助下,实现了穿刺路径的预演和精确计算,系统自配关键器官识别和预警功能,有效避开危险区域,五轴机械手臂锁定进针深度和角度,引导医生完成精准布针,保证穿刺精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准确到达预定靶点,消融完全,患者无气胸等病发症。

耿某,男,56岁,腰痛三年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进行脊椎神经根射频消融疼痛治疗,穿刺靶区为在L4横突及L5横突根部。

神经根阻滞要求靶点绝对精准,不可累及其他非目标神经。利用智能导航机器人高精度五轴联动机械臂,可保证穿刺针准确抵达目标横突。

结果:两次路径均一次到位,消融治疗未累及其他神经,未出现病发症。

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风险低等临床优势,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早期肿瘤、转移灶等微创治疗中。以肿瘤射频消融为例,将射频针经皮肤穿刺入肿瘤后产生足够的热量,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但是医生需要在CT影像或彩超等设备的引导下,根据临床经验判断从体表的哪个点进针、进针角度多少、进针深度多少、如何回避肿瘤附近正常的血管和脏器等问题,这就要求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一些高风险、高难度的微创手术,多针多灶的处置,即使经验丰富的介入手术医生操作起来也颇具风险和挑战。

如穿刺活检,射频及微波热消融手术、氩氦刀超低温冷冻消融手术、不可逆电穿孔纳米刀手术、碘125粒子植入手术,神经阻滞术等等。该机器人可一次进行6针的规划和导航,对4个靶区病灶实施精准的穿刺导航处置,协助手术医师规范化完成肿瘤的分割查看,路径计划、定位执行和验证介入微创手术的全流程工作,彻底解决“盲穿”面临的高难度、高风险、高辐射曝光量等一系列问题。并且获得精准的诊疗数据,做到术前、术中、术后实时跟踪对比,及时评价治疗效果。成功率高,术后效果良好,减少病发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适用范围广

腹腔-肝脏、肾脏、胰腺

骨骼

神经根

纵膈

硬膜外

骨盆

适用介入手术项目

活检

消融

放疗

疼痛治疗

引流

赛诺威盛智能导航机器人是目前国内唯一针对肿瘤筛查、穿刺定性、消融决策的全方位超高端解决方案。机器人导航系统一方面以CT扫描中心为基准坐标,自动校准、确认,另一方面机器人与地面锁死,无任何移动,纳米级偏差,软硬件双重检测。机器人靶向导航穿刺系统是一款自动化脱机系统,能够与CT扫描仪快速匹配,实现导引针在人体内的准确定位以执行穿刺手术。通过扫描图像医生根据病变情况设计进针轨迹,包括进针点,进针路径,方向和深度等,避开重要器官和血管,以避免造成患者内部损伤,精确度达±1mm。导航机器人的应用可弥补科室整体医疗技术不足,充分提高青年医师的介入能力。同时能够将人为错误降至最低,提高手术效率,减少穿刺次数,节省手术时间,降低患者80%的辐射剂量,减少患者痛苦。对全球 404 例手术做真实临床对比数据统计显示(与徒手穿刺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一针到位平均误差在1.5mm,计划处置时间降低到7分钟,患者辐射剂量降低80%。大幅减少了布针调整次数,降低了扫CT描验证的次数,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北大肿瘤医院柳晨教授也做过专项临床研究,以数百例病例样本进行比对,从机器人三维定位系统引导介入手术的安全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的报告。通过对比数据和术后跟踪,可明显呈现出无论从手术时间、穿刺次数、辐射剂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导航实施组占有明显优势。

目前在CT引导下的微创介入已成为实现肿瘤精准诊疗的重要手段。其安全、高效、微创、适应症广、费用低廉、并发症少等优势已成为肿瘤治疗中继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新兴治疗手段,很多专科医院和专业科室把介入诊疗能力的提升作为重要建设方向。赛诺威盛致力于以CT影像技术为核心拓展多元化学科发展,以其专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服务人类健康。

标签:
责任编辑:ZBC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