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一代宗师郝宾先生
2021年10月29日,纪念郝家螳螂拳宗师郝宾诞辰115周年,在烟台山东机械大酒店隆重举行。来自哈尔滨、朝阳市和山东省各地郝家螳螂拳、郝家梅花太极螳螂拳和郝家太极梅花螳螂拳传承人代表100余人,聚集一堂,追忆逝去的前辈,景仰盛德,献上最真挚的情感,以表达追思、怀念、感恩之心,抒发对郝宾先生的无限崇敬和爱戴,畅谈发展大计。
大会播放郝家第四代传承人,孙德尧国际郝家太极梅花螳螂拳功夫学院,美国、格鲁吉亚、亚特拉大,孙德尧国际郝家太极梅花螳螂拳总会,孙德尧、孙茂飞的祝贺视频;香港郝家太极梅花螳螂拳研究会,第四代传承人危凤池会长发来的视频;以及锦州市古塔区武术协会等发来的贺电。
青岛市郝家梅花太极螳螂拳第四传承人王聚胜老师委托弟子安郁林致辞;哈尔滨市武术协会秘书长张玉代表哈尔滨市武术协会王清源会长祝贺词;郝宾外甥曲
志健代表亲属发言感谢舅父亦是恩师的培养。
大会为郝家螳螂传承人颁发纪念证书和徽章,并播放郝宾宗师的武术照片和遗嘱等。通过这些人们仿佛时光穿越,把瞬间记录变成幸福的回忆,令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些分秒之内,刹那之间,定格下武术家的侠骨英风,是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每一幅都有自己的历史;这些触手可摸,一张张瞬间刻留着岁月印记的照片,是前辈无声无息给后人的弥足珍贵资料;这些凝固在镜头里宁静而肃穆的面部表情,是供后人瞻仰和追思的心理慰藉;这些老照片既有老拳师的旧岁回眸,又有无声深沉诉说,还有静态展现出武者动作身形张力,见证着大师技击化高度浓缩的生动造型,给我们挖掘静态图片资料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武术凝聚了无数前辈们的智慧,蕴藏的传统和文化无比浑厚,历经千百年沧海岁月,曾经的景象已斗转星移,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兴替,大多数传统武术被时代落下,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况。参加大会的老、中、青代表,聊城葛殿升老师委托弟子褚中华发言、烟台刘盛世、周振东、哈尔滨孙兆杰、潍坊张君安、邓拥军,以及威海市陈洪亮等老师们,纷纷上台表示决心“勿使前辈之珍贵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有效地培养新生力量,让他们从小认识武术,练习武术,热爱武术,传播武术,将郝家螳螂拳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使之蒸蒸日上,经久不衰,任重而道远。同时,山东微视台武术频道制片人王维崧表示,作为武术宣传报道发布平台,将与一代宗师郝斌先生倡导的武林精神为榜样,配合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做出贡献。
山东微视台执行台长朱宝华上台授《山东微视台?郝家螳螂拳宣传报道中心》铜牌,同时,大会收到著名书法大师姜言忠先生赠送的书法作品;哈尔滨市武术协会、螳螂拳研究会、螳螂拳武馆,张滨利、吴秀杰、邱增远,蓬莱张洪亮等老师赠送了锦旗。
郝家第四代嫡传郝维波代表郝家后人在纪念会议上表示:郝家以家族为纽带的武艺,脉络清晰,技术精奥,声名显赫,英才辈出的武术世家。为了弘扬尚武精神,将郝家螳螂拳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在过去的岁月里,各地传承人经过几代弟子多年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推广,涌现出一批武术大家,将这张鲜活而独特的文化名片推向了世界各地,开枝散叶,逐渐发展壮大,目前已经传承到第八代。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宣传、延续郝家螳螂拳,共推武术事业再上新台阶。
武术交流是对前辈的尊重和感恩,同时也是对前辈最好的纪念。纪念会进行了武术交流,演练丰富多彩经典的螳螂拳术,这些势势相连、环环相扣、泼辣敏捷、强悍有力、纵横交错、势如破竹的风格特点,给人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令人回味无穷。很多弟子演练了最引人为傲的“达摩剑”、“八仙剑”以及“太乙梅花枪”。它是郝家世代享有的“专利”权,是螳螂拳器械中一短一长,交相辉映,具有代表性的两座高峰,也是郝家沉甸甸的金字招牌。他们用优美的肢体语言,表达着灵魂的追求,用丰富的技法,传达出心灵的独白。最后压轴的是郝家螳螂拳第四代传承人周振东老师表演了“穿枝”四段中的一段,将演练推向了高潮。现场气氛热烈异常,叫好声和呼唤声此起彼伏。最后师傅们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使在场徒弟受益匪浅,师徒之间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心紧紧地贴在一起,在浓浓的情感里,共叙友谊,共促和谐,共同发展进步。
纪念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全体郝家弟子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开启新的期望,承载新的梦想。我们相信,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一定能谱写出新的篇章!
(编辑:吕希宾、安郁林、朱宝华 / 摄影:徐修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