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下乡”活动在长清区文昌社区开展中医药预防诊疗高血压知识宣讲及义诊服务
为推动开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推动中医药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7月21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文昌社区如火如荼地展开。本次活动深入社区,面向广大群众,以中医药为核心,关注其在民生领域的应用,深入探讨中医药在乡村医疗领域特别是高血压治疗方面的地位和影响力,帮助人们摆脱高血压终身治疗的难题。通过讲解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以点带面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对于疾病诊疗的价值和优势,加深居民对于中医药的认识程度和信任程度,提高中医在乡村医疗领域的地位,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活动当天,志愿者们早早地来到文昌社区,为即将开始的义诊服务做准备。他们摆放好桌椅,准备好必要的义诊工具,如血压仪、探穴笔、耳豆贴等,并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沟通,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和需求。
志愿者为居民科普中医药知识
在中药文化科普宣传现场,志愿者通过讲解中药饮片知识、讲述中医文化,让居民了解中医药文化知识。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展示,以及生动形象的讲解,首先让居民对中医药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通过志愿者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居民对中医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进一步感悟中医药文化魅力。此次中医药宣讲,提高了居民对中医药知识的认识程度,增进了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为提高中医药在社区居民医疗领域的重视程度起到了引领作用。
志愿者们除了科普宣传中医药文化外,还进行了关于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讲解,讲解了中医药相对于西医治疗高血压的治疗优势,以及中医药特色的治疗手段,如推拿、刮痧、穴位贴敷、艾灸、食疗等。志愿者讲解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治疗原理,加深了居民对于中医药的认同感。志愿者随后在现场帮助居民进行血压的测量以及中医推拿等众多中医药特色诊疗手段,帮助居民现场感受中医药的疗效,增强居民对于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认识与信赖。
志愿者给居民进血压的测量
义诊服务开始后,志愿者为居民进行了血压检测后,随后根据检测结果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咨询和中医预防建议,并进行脉诊等一系列中医特色诊疗手段。脉诊则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在脉诊过程中,志愿者同时结合舌诊问诊等进行综合诊断。在综合信息诊断后,志愿者针对获得的病情资料,对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指导,以做到控制高血压以及其并发症的产生。
针对每位居民的身体情况不同,志愿者们对居民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包括产生高血压的可能因素,以及中医药相关的降压方式,居民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得到了深化,对中医的信任度也显著提高。
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
除了推拿、血压检测和健康咨询,志愿者们还为居民提供了压耳豆服务。在为居民压耳豆的过程中,志愿者们发现“耳豆压穴”对于居民们来说是一项不常接触的中医项目,许多居民在第一次听说时都会误以为是“采耳”项目,经过志愿者的服务,居民们才了解了这一“冷门”项目。这些传统的中医治疗方式受到了居民的欢迎,许多居民表示在体验后感到身心舒畅。
志愿者团队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合影
志愿者团队以传承岐黄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展现青年学子志愿服务精神为核心,结合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调研,立足“缓则治本,急则治标,标本兼治”治则治法,宣传西医控制血压,中医延缓血压病程进展,甚至高血压疾病治愈的理念。
此次志愿活动,体现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学子,都有能力也有责任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使者,用实际行动践行“大医精诚”的精神,为基层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我们的每一步探索,都是在为构建健康中国添砖加瓦,让中医药这一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