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河潋滟滋乡土,福泽苍生韵千秋——走访大沽河博物馆,探索河流文明与地方记忆
2024-08-22 13:59  来源:山东新闻网 作者:旭辉
1
听新闻

少海连樯,沉洪立胶,千川万波映大沽河之景,古桥横跨,见证沧桑,渔舟唱晚伴翠影婆娑。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繁荣发展家乡文化,2024年8月7日,山东中医药大学“少海蓝梦”志愿服务队组织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多名成员来到山东省胶州市大沽河博物馆,采取线上线下问卷调研与采访当地街道办事处和企业的方式,开展了本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少海蓝梦”志愿服务队博物馆门前合影

一、历史文物,源远流长

活动当天,“少海蓝梦”志愿服务队走进大沽河博物馆,博物馆坐落河畔,映水成趣,烟云霁光,现代融合传统,风景辉映文明。博物馆负责人对“少海蓝梦”志愿服务队的到来进行欢迎,介绍了大沽河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展厅布局、馆藏文物数量和种类并向团队成员们展示了博物馆的代表性展品,讲解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新石器三里河,蛋壳黑陶精湛典雅;唐宋时板桥镇,瓷壶青釉精巧发达;明清代书画盛,西园汉儒八怪惊绝。展品不语但诉文明传承,沽河不涸更续文化延绵。透过展柜的玻璃窗,“少海蓝梦”志愿服务队成员在静默中感受着如大沽河般流淌的岁月的厚重沉实。

图为“少海蓝梦”志愿服务队博物馆合影

二、博物传承,文化教育

“少海蓝梦”志愿服务队向负责人询问博物馆展览的策划流程和更新频率,了解如何根据观众需求和学术研究成果策划新的展览,以及如何通过临时展览和专题展览丰富展示内容。团队与负责人就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方面开展讲座、工作坊、青少年教育项目等举措展开探讨。并进一步了解博物馆与当地学校、社区等合作开展教育活动的情况和效果。负责人表示,博物馆曾与香港路小学、启明星中学等学校合作开展研学活动,进行节水宣传教育,受到当地学校的大力支持,吸引了大批志愿者进行服务。

三、创新运营,更新挑战。

“少海蓝梦”志愿服务队就博物馆的运营模式、经费来源、人员配置等问题进行提问。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博物馆的包括文物保护、安全保障、观众服务等方面日常运营管理机制,并详细介绍在数字化展示、线上传播、AI结合以提升展览效果和拓展观众参与度的经验和规划。同时,博物馆负责人也坦诚地指出当前面临的如经费紧张、文物征集难度大、合作局限度大等挑战。并与团队针对这些挑战所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四、合作共赢,中医与河

“少海蓝梦”志愿服务队向负责人提出山东中医药大学与博物馆在文化活动、学术研究、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合作意向。双方就合作的可能性、“水质+道地药材”结合方面、传播中医药+大沽河文化志愿讲解等形式和预期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达成了进一步沟通和协商以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的共识。

图为“少海蓝梦”志愿服务队在博物馆参观研究

五、结语

大沽河,源远流长,泽被一方;博物馆,集古今精华,展河之灵秀。本次三下乡活动是引导大学生回到家乡,探古知今,在实践中明志笃行,将家乡文化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将志愿服务与所学特异性融合,创造性发展,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对乡热爱,服务人民群众。大沽河既是一方水土之母亲,又为文化传承之纽带。大沽河之水长流不息,文化之花常开不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团队将朝乾夕惕,继往开来,为打造更美好的大沽河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王涵,杨倩,石子洋)

标签:
责任编辑:ZBC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