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桑梓共兴”实践团来到菏泽市牡丹区牡丹街道洪福社区,在与社区的深度接触中,感受基层治理的民生温度,领略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碰撞出的创新火花。
联建服务模式:基层治理的“暖心答卷”
在与洪福社区负责人的交流中,实践团重点了解了“洪福—桂陵社区联建嵌入式服务模式”。因两社区相邻,当地创新整合资源,构建起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周边功能性场所为补充的“插花分布”式服务网络,在社区助餐、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领域实现优势互补。
“我们不仅要让居民‘老有所养’,更要让大家‘养得好’”,负责人的介绍让成员们切实感受到基层治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从解决老人吃饭难题的助餐服务,到打通健康保障“最后一公里”的医疗卫生服务,再到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养老服务,这些细致入微的举措让“民生福祉”从抽象概念变为具体实践,彰显了基层社区在服务群众中的担当与智慧。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鲜红的党旗与“入党誓词”墙格外醒目,这里不仅是党员开展活动的阵地,更是凝聚民心、服务群众的“红色堡垒”,见证着基层党组织在治理中发挥的引领作用。
图1 团队成员来到洪福社区
徜徉艺术现场:感受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力
实践团随后走进洪福社区艺术中心,参观了菏泽市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创作交流中心、田立工作室、武林书画院、洪福社区艺术中心。展厅内,一幅幅以牡丹为主题的书画作品笔墨精湛,将牡丹的雍容气度与地方文化底蕴深度融合,从工笔勾勒的细腻花瓣到写意挥洒的枝干神韵,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牡丹文化代代相传的生动见证,让成员们在艺术熏陶中领略到牡丹文化的持久魅力。社区负责人还为我们当场展示了一些国华绘画技巧。
图2 团队来到洪福社区艺术中心
图3 田立工作室
图4 武林书画院
图5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创作交流中心
图5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创作交流中心
电商直播赋能:牡丹产业的“破圈之路”
社区正巧用直播技术赋能牡丹产业——通过搭建线上直播平台,社区将牡丹观赏场景、牡丹文创产品及各类深加工制品搬上屏幕,借助数字经济的东风,让 “国色天香”的菏泽牡丹走出地域限制,被更多全国网友知晓和喜爱。这种“传统文化+数字经济”的创新模式,不仅拓宽了牡丹产品的销售渠道,更让古老的牡丹文化在直播间焕发新的活力。直播中,主播既讲解牡丹的历史传说,又展示产品的制作工艺,让观众在欣赏牡丹之美的同时,加深对牡丹产业的了解,实现了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的双向促进。
图6 牡丹产品的电商直播
此次洪福社区之行,让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基层治理的温度,藏在每一项便民服务的细节里;乡村振兴的活力,源于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通讯员 李婷,王怡)
图6 团队成员在洪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