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烟台港西港区LNG长输管道工程(变更)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山东利鑫天然气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本工程干线管道全部位于山东省境内,沿线途径6个地级市和16个县市区,包括烟台市(黄渤海新区、蓬莱区、龙口市、招远市、莱州市)、潍坊市(昌邑市、寒亭区、寿光市、青州市)、淄博市(临淄区、桓台县)、滨州市(博兴县、邹平市)、济南市(章丘区、济阳区)、德州市(齐河县)境内,与原环评期间建设地点一致。
建设内容:工程包括1条干线和1条蓬莱支线,长度合计557.1km。
其中,线管道起点为山东省烟台市烟台港西港区内烟台首站,终点为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齐河末站,线路长度约为536.5km。钢管采用L555M螺旋/直缝埋弧焊钢管。全线钢管管径均为D1219mm,设计压力为10MPa,设计输量为180×108m3/a。沿线设置站场共计11座,站场分别为烟台首站、潮水分输站、蓬莱分输站、招远分输站、潍坊清管站、寿光分输站、桓台分输站、邹平分输站、章丘分输站、济阳分输站和齐河分输站;线路截断阀室28座。干线沿线河流大中型穿越26处,高速公路穿越19处,高等级公路穿越36处,铁路穿越14处。
蓬莱支线起点为蓬莱分输站,终点为蓬莱末站。该支线线路长度约20.6km,管径为D406.4mm,设计压力6.3MPa,全部位于蓬莱区境内。线路钢管采用D406.4×6.4/7.9 L360M直缝高频电阻焊钢管,采用三层PE外防腐。
变更内容:与原环评阶段管道路由相比,本项目线路变更(最大偏移距离大于200m)29处,其中2处涉及新增穿越环境敏感区,属于重大变动。
项目在潍坊市寒亭区为避让光伏发电区,对路由进行了优化调整。调整变更后路由新增穿越“潍坊滨海白浪河省级湿地公园”,定向钻穿越2次,长度合计180m。
在淄博市桓台县,项目为避让矿区,路由沿引黄输水明渠向南偏移,新增穿越“渤海南岸滨海平原防风固沙生态保护红线”49m。
经论证,以上管道走向难以避让生态保护区,对生态敏感区影响变化不大。
二、主要环境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正常工况下,变更段管道密封输送,不产生废气污染物。
工程施工阶段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变更工程施工地点地形开阔,废气污染物扩散后对环境空气影响不大。
(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正常工况下,变更段管道密闭输送,不涉及站场,运营不产生废水。
施工期通过对施工弃渣、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妥善处置;对定向钻配套的施工场地严格管理,加强定向钻穿越河流的施工管理,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水环境影响程度已降到最低。
变更段工程穿越白浪河、溎河、引黄输水干渠位置与原环评路由距离较近,河道水文条件、生态环境类似,施工方式不发生变化,变更工程与原环评阶段相比,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基本一致。
(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运营期管线埋设于地下,输送介质为天然气,运营期间管道无生产废水产生。由于输气管线是全封闭系统,管道防腐设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采用外防腐层、内层防腐和阴极保护的联合保护方案对管道进行保护,输送的天然气不会与穿越的地下水发生联系,对地下水水质无不良影响。发生管道破裂事故时,泄漏的天然气会慢慢的泄漏到大气中而不会进入地下水造成污染,因此对地下水也不会造成影响。
变更工程与原环评阶段相比,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基本一致。
(4)声环境影响评价
正常工况下,变更段管道密闭输送,不涉及站场,运营期无噪声产生。施工噪声是短暂的且具有分散性,一般在白天施工,不会对夜间声环境产生影响。与原环评相比重大变动段对声环境的影响不变。
(5)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变更段管道在运营过程中不产生固体废物。
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组成相对简单,就某一施工工段而言固废产生量较小,且沿线施工产生的固废均能得到妥善处置,施工期产生的固废对环境的影响与原环评相比不变,影响较小。
(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变更段工程不涉及站场、阀室,线路穿越“渤海南岸滨海平原防风固沙生态保护红线”、“潍坊滨海白浪河省级湿地公园”。项目已经取得了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用字第370000202000019号)。对于涉及的生态保护红线、湿地公园等敏感区,建设单位正在按照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从总体上看,拟建项目管道地下铺设,建设单位对管道采取了加强防腐等工程措施,风险事故概率也能的得到有效控制,不会对生态敏感区地下水、土壤、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与原环评阶段路由相比,变更段穿越目标、施工方式不变,穿越处河道水文条件、生态环境现状一致,因此对生态环境的实际影响变化不大。
类比已建烟淄管道一期工程,临时用地生态恢复情况良好,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管道建设和运营并未对水源地保护区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变更工程施工活动对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7)穿越生态保护红线区专题评价
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批准使用的“三区三线”数据,变更后路由全线穿越4处、6次生态保护红线,穿越长度合计819m。相比原环评,穿越次数减少,穿越长度减小。新增穿越1处生态保护红线,其他穿越处施工方式不发生变化。本次评价重点针对重大变动段穿越生态保护红线情况进行分析。穿越生态保护红线不涉及重大变更段的分析结论与原环评一致。
本次重大变动段管道穿越“渤海南岸滨海平原防风固沙生态保护红线”3次,穿越距离合计319m,分别位于潍坊市寒亭区白浪河(140m)、溎河(130m),以及淄博市桓台县引黄输水明渠(49m)。管线以定向钻形式穿越河道,生态保护红线内无永久用地、临时用地。
项目在建设和运营期采取相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配套临时工程施工结束后地表植被恢复为施工前类型,不会加剧周边区域水土流失及生态破坏,项目建设对生态保护红线的影响较小。对比原环评路由,变更工程没有对生态保护红线造成不利影响增加。
(8)环境风险评价
通过对本项目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工程风险物质为天然气,管段断裂天然气泄漏事故为最大可信事故,分析天然气泄漏后在空气中可能引起燃烧、爆炸,以及由此伴生的空气污染及生态破坏。
变更段管道项目沿线地势开阔,一旦发生天然气泄漏及火灾事故,污染物经过扩散后,浓度将很快被稀释,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降低。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很低,即便管线泄漏,对周围环境空气造成的影响不大。天然气为气态物质,成分均为不溶于水物质,泄漏后不会对地表水、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火灾、爆炸影响范围有限,相对整个区域而言,植被破坏较小,且均为人工种植的农作物或常见种,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建设单位在严格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清下,本项目运行期间产生的环境风险是可控的。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烟台港西港区LNG长输管道工程的变更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本项目符合《潍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桓台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山东省石油天然气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30年)》;符合潍坊市、淄博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要求,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工程建设期间将会对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声环境等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建设单位将认真落实工程设计和本报告中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污染防治措施、事故应急措施及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可以把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的变更是可行的。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的查阅方式和途径
公众可以向建设单位——山东利鑫天然气有限公司索要《烟台港西港区LNG长输管道工程(变更)环境影响评价》纸质版,也可在百度网盘下载电子版,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gPSFolzNSJKemac8eIfKA?pwd=9the 提取码: 9the。
查阅时间为公告发布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为变更工程管道沿线村庄及单位居民。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为变更工程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等对环境的影响;从环境角度考虑,采取的环保措施是否可行;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变更工程的意见;其他环保要求和建议。
六、公众反馈意见的方式及途径
如对项目建设内容存在疑问,可载公众意见表填表发送邮件进行反馈,公众意见表的内容和格式由生态环境部制定,下载地址见百度网盘。也可通过电话及邮件直接咨询,联系方式如下。
建设单位:山东利鑫天然气有限公司
联系人:栾经理
联系电话:13655320200
电子邮箱:15275126602@163.com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本次公式时间自公布之日起十日内给予答复。
特此公示。
山东利鑫天然气有限公司
2025年7月24日